咕嘬

gū zuō [ gu zuo]
注音 ㄍㄨ ㄗㄨㄛ

词语释义

叮咬;啮食。

词语解释

  1. 叮咬;啮食。

    《元典章·刑部五·尸首检验埋瘞》:“有身死不明之人……将尸移棚树栈阁,以致风日曝吹,蛄蛞咕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无目》:“﹝龙﹞久不得水,鳞皆翘起,蝇入而咕嘬之,则骤然一合,蝇尽死。” 孙中山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买办阶级则於无数 中国 国民被噬后之残尸中,咕嘬其血肉,以饜其下流之慾望。”

引证解释

⒈ 叮咬;啮食。

《元典章·刑部五·尸首检验埋瘞》:“有身死不明之人……将尸移棚树栈阁,以致风日曝吹,蛄蛞咕嘬。”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无目》:“﹝龙﹞久不得水,鳞皆翘起,蝇入而咕嘬之,则骤然一合,蝇尽死。”
孙中山《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买办阶级则於无数中国国民被噬后之残尸中,咕嘬其血肉,以饜其下流之慾望。”

咕嘬的网络释义

咕嘬

  • gū zuō ㄍㄨ ㄗㄨㄛ
  • 咕嘬
  • 叮咬;啮食。《元典章·刑部五·尸首检验埋瘗》:“有身死不明之人……将尸移棚树栈阁,以致风日曝吹,蛄蛞咕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无目》:“﹝龙﹞久不得水,鳞皆翘起,蝇入而咕嘬之,则骤然一合,蝇尽死。” 孙中山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买办阶级则於无数 中国 国民被噬后之残尸中,咕嘬其血肉,以餍其下流之欲望。”
  • 汉字详情

    [gu]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DG
    五行:
    仓颉: RJR
    四角: 64060

    详细解释

    象词

    形容刹车、低声说话等的声音 。如:小孩咕、咕、咕地笑了;咕囔(咕哝。小声说话或自言自语)

    英文翻译

    mumble, mutter, murmur; ru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gu1 g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u3 [海陆丰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台湾四县腔] gu3 [宝安腔] gu3 g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uko/ku
    zuō,chuài [zuo,chuai]
    部首: 319
    笔画: 15
    五笔: KJBC
    五行:
    仓颉: RASE
    四角: 66047

    详细解释

    chuài

    动词

    (1) 大口吞食 。如:嘬嘬(疾食貌);嘬嘬(吞食)

    (2) 叮,咬 。如:嘬樘(咬,叮)

    (3) 另见 zuō

    zuō

    动词

    (1) (形声。从口,最声。本义:吸吮)

    (2) 同本义

    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体)而食之。——《韩非子·说林下》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嘬奶;嘬柿子

    (4) 一口吃下去

    毋嘬炙。——《礼记·曲礼》

    (5) 又如:嘬炙(一口把大块烤肉吞食下去);嘬嘬(贪食的样子);嘬兵(大举兴兵。嘬,贪食)

    英文翻译

    to lap; to suck

    方言集汇

    ◎ 粤语:caai3 zyut3
    ◎ 客家话:[梅县腔] zui5 cai5 [台湾四县腔] zui5 zot8 [客英字典] zui5 cai3 [海陆丰腔] zui5 zot8 [客语拼音字汇] zod6
    ◎ 潮州话:zuh4(tsuh) ,cuag4(tshuak) [潮州]cuêg4(tshu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七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楚夬夬合去聲合口二等chruad/choayʧʰwæ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