咈忤
注音
ㄈㄨˊ ㄨˇ
词语释义
犹违逆。
词语解释
犹违逆。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 唐 张守节 正义:“拂悟当为‘咈忤’,古字假借耳。咈,违也;忤,逆也。”
引证解释
⒈ 犹违逆。
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 唐张守节正义:“拂悟当为‘咈忤’,古字假借耳。咈,违也;忤,逆也。”
咈忤的网络释义
咈忤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不服从或不顺从
咈人之耳,违人之意。 ——三国 魏· 桓范《世要论·谏争》
英文翻译
op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fat6
◎ 客家话:[梅县腔] fut7 [海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8 [台湾四县腔] fut7
◎ 客家话:[梅县腔] fut7 [海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8 [台湾四县腔] f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佛 | 符弗 | 並 | 物 | 入聲 | 物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byot/biut | bʰĭuə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午声。本义:抵触,不顺从)
(2) 同本义
复忤宾客。——唐· 李朝威《柳毅传》
触忤当死。——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忤权(不屈服于权贵);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忤怨(抵触而生怨);忤恨(违逆;反对);忤意(违逆心意);忤嫚(忤慢。违抗怠慢);忤触(触犯);忤鳞(直言犯上)
(4) 触动
临风悼亡,忤愁心,匹鸟河洲上。——明· 汪道昆《洛水悲》
(5) 交错
阴阳散忤。——《春秋元命包》
英文翻译
insubordinate, stubborn; wro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陆丰腔] ngu6 [客语拼音字汇] ng3 [宝安腔] ng3
◎ 潮州话:俄乌2(午)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梅县腔] ng3 [陆丰腔] ngu6 [客语拼音字汇] ng3 [宝安腔] ng3
◎ 潮州话:俄乌2(午)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誤 | 五故 | 疑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ngoh/nguh | ŋ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