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形容温驯自在的样子。
《西游记》第十三回:“又见呼的一声,跑出十来隻肥鹿,一大阵黄獐,见了人呢呢痴痴,更不恐惧。”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温驯自在的样子。
引《西游记》第十三回:“又见呼的一声,跑出十来隻肥鹿,一大阵黄獐,见了人呢呢痴痴,更不恐惧。”
呢呢痴痴的国语词典
形容柔驯而不惧人的神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ne
助词
(1) 用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如:你怎么知道呢?
(2) 用在反问句末,加强反问 。如:这件事谁不知道呢?
(3)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对事实的确认或强调 。如:他们都要求比赛呢
(4)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或情况正在继续 。如:他学习呢
(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如:现在呢,跟过去大不同了
(6) 另见
ní
名词
(1) 人们的悄声细语
呢,呢喃,小声多言也。——《玉篇》
(2) 又如:呢呢(絮絮不休貌)
(3) 燕子鸣声
燕雏羽弱飞难起,母燕呢喃翔复止。——周士彬《营巢燕》
(4) 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 。如:花呢;马裤呢;呢羽(泛指毛织品与丝织品)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梅县腔] ni2 [宝安腔] li1 [客英字典] ni2 [陆丰腔] ni3 [客语拼音字汇] ne1 ni1 [海陆丰腔] ni2 ni5 ne2 ne5 [台湾四县腔] ni2 ne2
◎ 潮州话:ni5(nîⁿ) ni1(ni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尼 | 女夷 | 孃 | 脂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nrii/ny | ɳi |
详细解释
ne
助词
(1) 用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如:你怎么知道呢?
(2) 用在反问句末,加强反问 。如:这件事谁不知道呢?
(3)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对事实的确认或强调 。如:他们都要求比赛呢
(4)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或情况正在继续 。如:他学习呢
(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如:现在呢,跟过去大不同了
(6) 另见
ní
名词
(1) 人们的悄声细语
呢,呢喃,小声多言也。——《玉篇》
(2) 又如:呢呢(絮絮不休貌)
(3) 燕子鸣声
燕雏羽弱飞难起,母燕呢喃翔复止。——周士彬《营巢燕》
(4) 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 。如:花呢;马裤呢;呢羽(泛指毛织品与丝织品)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梅县腔] ni2 [宝安腔] li1 [客英字典] ni2 [陆丰腔] ni3 [客语拼音字汇] ne1 ni1 [海陆丰腔] ni2 ni5 ne2 ne5 [台湾四县腔] ni2 ne2
◎ 潮州话:ni5(nîⁿ) ni1(ni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尼 | 女夷 | 孃 | 脂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nrii/ny | ɳ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2) 同本义
癡,不慧也。字俗作痴。——《说文》
(3) 又如:痴哑(痴呆喑哑);痴呆呆(傻乎乎)
(4) 疯癫,癫狂
此人素有痴名。——《明史·海瑞传》
(5) 持久不止 。如:痴雨(久雨。指天气久不放晴,长年阴雨)
(6) 天真的昵称 。如:痴孩子;痴小(年少无知)
(7) 佛教语。贪、瞋、痴“三毒”之一。梵语
,也译作“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如:痴定(枯坐无慧);痴箭(害人害己的邪念)动词
(1) 发呆
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红楼梦》
(2) 入迷 。如:痴魂(痴情);痴儿女(沉迷于爱情的男女)
名词
颠狂病
今子独坏形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汉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英字典] chi1 [梅县腔] chii1 chi1 [宝安腔] ci1
◎ 潮州话:c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癡 | 丑之 | 徹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thri/thio | ţʰĭə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2) 同本义
癡,不慧也。字俗作痴。——《说文》
(3) 又如:痴哑(痴呆喑哑);痴呆呆(傻乎乎)
(4) 疯癫,癫狂
此人素有痴名。——《明史·海瑞传》
(5) 持久不止 。如:痴雨(久雨。指天气久不放晴,长年阴雨)
(6) 天真的昵称 。如:痴孩子;痴小(年少无知)
(7) 佛教语。贪、瞋、痴“三毒”之一。梵语
,也译作“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如:痴定(枯坐无慧);痴箭(害人害己的邪念)动词
(1) 发呆
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红楼梦》
(2) 入迷 。如:痴魂(痴情);痴儿女(沉迷于爱情的男女)
名词
颠狂病
今子独坏形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汉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英字典] chi1 [梅县腔] chii1 chi1 [宝安腔] ci1
◎ 潮州话:c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癡 | 丑之 | 徹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thri/thio | ţʰĭ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