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响

yín xiǎng [ yin xiang]
繁体 吟響
注音 一ㄣˊ ㄒ一ㄤˇ

词语释义

吟诗之声。

词语解释

  1. 吟诗之声。

    宋 梅尧臣 《永叔赠绢二十匹》诗:“生前曾未获一饱,徒説吟响如秋虫。” 清 华嵒 《石中人》诗:“石窟支寒隐,破被蒙头眠。终朝不一食,吟响如秋蝉。”

引证解释

⒈ 吟诗之声。

宋梅尧臣《永叔赠绢二十匹》诗:“生前曾未获一饱,徒説吟响如秋虫。”
清华嵒《石中人》诗:“石窟支寒隐,破被蒙头眠。终朝不一食,吟响如秋蝉。”

吟响的网络释义

吟响

  • 吟诗之声
  • 宋 梅尧臣 《永叔赠绢二十匹》诗:“生前曾未获一饱,徒说吟响如秋虫。” 清 华嵒 《石中人》诗:“石窟支寒隐,破被蒙头眠。终朝不一食,吟响如秋蝉。”
  • 汉字详情

    yín [yi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W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OIN
    四角: 68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2) 同本义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 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3)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4) 吟咏;诵读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谓歌诵也。”

    (5) 又如:吟盐咏絮(对盐吟咏女子的赞词);吟月(对月吟诗);吟弄(吟唱;吟咏);吟呻(吟咏;推敲诗句);吟玩(吟咏玩赏);吟颂(讴吟歌诵);吟诗(吟诵诗歌);吟歌(吟咏歌唱);吟写(吟咏抒写)

    (6) 鸣,叫

    熊咆龙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又如:吟叫(鸣叫);吟吼(吼叫);吟鸟(善鸣的鸟);吟蛩(鸣叫着的蟋蟀);吟鸣(鸣叫);吟啸(呼啸;呼叫);吟虫(善鸣的虫)

    (8) 作诗,写诗;推敲字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9) 又如:吟怀(作诗的情怀);吟讽(作诗。亦谓作诗讽刺)

    名词

    (1)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 [song (as a type of classical poetry)]。如:吟卷(诗册;诗稿);吟草(诗稿);吟轴(诗卷;诗册);吟笺(诗稿);吟集(诗集);《秦中吟》

    (2) 诗人 。如:吟肩(诗人的肩膀);吟骨(诗人的精神);吟客(诗人);吟堂(诗人的堂室,书斋);吟眸(诗人的视野);吟笔(诗人的笔);吟窗(诗人的居住的窗户);吟魂(诗人的灵魂)

    英文翻译

    sing, hum; recite; type of poetry

    方言集汇

    ◎ 粤语:jam4 ng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m2 [梅县腔] jim2 ngim2 [东莞腔] ngim2 [客英字典] ngim2 [台湾四县腔] ngi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陆丰腔] gnim3 [宝安腔] ng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ŋĭĕmngim/ngym
    xiǎng [xiang]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T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HBR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鄉声。本义:回声)

    (2) 同本义

    響,声也。——《说文》

    炎光飞响。——《剧秦美新》

    黄玉响应。——《史晨奏铭》

    其受命也如响。——《易·系辞》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上》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响臻(响应纷至);响彻;响效(同响应)

    (4) 声音

    泠泠作响。——吴均《与朱元思书》

    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

    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苏轼《石钟山记》

    群响毕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响丁丁(响泠泠。形容清脆的响声);响卜(借听到声音来占卜吉凶);响钞(指硬币)

    (6) 音讯

    (邓) 艾得书,大喜,即报书。——《三国志》。 裴松之注引《蜀书》:思闻嘉响。

    动词

    (1) 清晰地发出声音

    村北响缲车。——宋· 苏轼《浣溪沙》词

    (2) 又如:响榧子(以拇指与中指摩擦发出响声);响鞭;门铃响了;大钟响了;响房(旧俗结婚日,喜轿出发前,先在新房前奏乐击鼓,称为响房)

    (3) 开口说话 。如:响起(吭声;声张);不声不响

    形容词

    (1) 声音大 。如:屋外马达声太响

    (2) 说话有影响或声名远扬 。如:响当(形容人有本领、有名气);话说得响;名字很响

    量词

    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如:鸣炮十响

    英文翻译

    make sound, make noise; s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ong3 [陆丰腔] hiong3 [梅县腔] hio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