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

tóng bāo [ tong bao]
注音 ㄊㄨㄥˊ ㄅㄠ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同胞 tóngbāo

(1) 指同一国家或同一民族的人

台湾同胞
fellow country man;compatriot

词语解释

  1. 同父母所生。亦指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

    《汉书·东方朔传》:“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胞音胞胎之胞也,言亲兄弟。” 宋 王安石 《夜梦与和甫别觉而有作因寄纯甫》诗:“同胞苦零落,会合尚栖迟。”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就是世兄与小侄呵,一样的壎箎奏雅,与同胞何异。” 巴金 《家》三一:“ 觉民 是他的同胞兄弟,他也爱 觉民 。”

  2. 指同一国家或同一民族的人民。

    苏曼殊 《惨世界》第十二回:“取来富户的财产,当分给……穷苦的同胞。” 田汉 《砍不倒的阿里山》诗:“隔着滔滔的海波,我们听见 台湾 同胞在呐喊。”

引证解释

⒈ 同父母所生。亦指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

《汉书·东方朔传》:“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颜师古注引苏林曰:“胞音胞胎之胞也,言亲兄弟。”
宋王安石《夜梦与和甫别觉而有作因寄纯甫》诗:“同胞苦零落,会合尚栖迟。”
清李渔《风筝误·贺岁》:“就是世兄与小侄呵,一样的壎箎奏雅,与同胞何异。”
巴金《家》三一:“觉民是他的同胞兄弟,他也爱觉民。”

⒉ 指同一国家或同一民族的人民。

苏曼殊《惨世界》第十二回:“取来富户的财产,当分给……穷苦的同胞。”
田汉《砍不倒的阿里山》诗:“隔着滔滔的海波,我们听见台湾同胞在呐喊。”

同胞的国语词典

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

如:「解救大陆同胞。」

同胞的网络释义

同胞

  • 1、同父母所生。亦指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 2、同一个民族的人,并且同一种语言文化的人民。
  • 同胞的翻译

    英语: born of the same parents, sibling, fellow citizen, compatriot
    德语: Bruder (S)​, Landsmann (S)​, Mitbürger (S)​, Mitmensch (S)​, leiblich (Adj)​
    法语: compatriote, concitoyen

    同胞造句

    海峡两岸的同胞都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大家点起无数只蜡烛,缅怀灾难中遇难的同胞。
    自从废除了农奴制,受苦的藏族同胞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向灾区同胞伸出了援手。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那场丧尽天良的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
    海峡两岸的同胞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我们万般仇恨那些毁我家园、杀我同胞的侵略强盗。
    这对同胞姐妹长得真像,只是性格不同。
    日本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残暴地杀害了许多中国同胞。
    为了使灾区同胞及时得到救援,司机叔叔日夜兼程赶往那里。
    日本侵略军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同胞,真可恨!
    举国上下沉痛哀悼在灾难中遭遇不幸的同胞。
    敌人嗜杀成性,屠杀了我成千上万无辜的同胞。
    日寇占我沈阳的消息传来,爱国同胞无不悲愤填膺!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玉树经历的苦难的同胞们感同身受。
    同胞兄弟是骨肉至亲,应加强团结。
    港澳同胞对祖国怀有炽热的情感。
    首先为您介绍的是位于雨花台区的普德寺死难同胞丛葬地,以及普德寺丛葬地纪念碑。
    这时秋收已毕,瑶家同胞便齐聚一堂喜庆丰收、酬神还愿、纪念祖先。
    只有守住阵地,才可以保护好身后的同胞!

    汉字详情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bāo [bao]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QNN
    五行:
    仓颉: BPRU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包声。“包”亦兼表字义。本义:胎衣)

    (2) 同本义

    胞,儿生裹也。——《说文》

    同胞之徒。——《汉书·东方朔传》

    善臧我儿胞。——《汉书·外戚传》

    (3) 又如:胞衣地(埋胞衣的地方);胞胎(犹胞衣。常指娘胎)

    (4) 同胞

    (5) 〈形〉 同父母所生者。如:胞兄弟;胞姐妹;胞叔

    (6) 同一国家的人。如:港胞;同胞(同国人);难胞

    (7) 细胞的简称 。如:胞器;胞间隙

    英文翻译

    womb, placenta, fetal membran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u1 [陆丰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宝安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梅县腔] bau1 [东莞腔] b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交平聲開口二等prau/peaup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