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重复。本义:聚集)(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2) ——见“胡同”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同 | 徒紅 | 定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dung | dʰu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8)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容词
(1)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名词
(1) 比喻,比方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副词
(1)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介词
(1)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bi3 [宝安腔] bi3 [东莞腔] bi3 [沙头角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海陆丰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2) 同本义 增,益也。——《说文》 增,加也。——《广雅·释诂一》 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荀子·法行》 残高增下。——《淮南子·本经》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增脚气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增损。——蔡元培《图画》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增年(加寿;年龄增加);增增(众多的样子);增奉(增加俸禄);增拓(增加,扩充);增息(谓增多人丁);增累(增加,累积);增损(增加或减少);增广(增加,扩大);增置(增添,添设);增防(增强防守) (4) 通“憎”。厌恶 帝式是增。——《墨子·非命下》。毕沅云:“增、憎字通。” 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 懿子极言之罪,何哉?——《论衡》 (5) 扩大 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夸大,夸张 患言事增其实。——王充《论衡》 副词 (1) 高 夫鸢鹊遭害,则仁鸟增逝——班固《汉书》 (2) 更加 。如:增伤(更加悲伤);增欷(更加悲伤) 英文翻译increase, add to, augment
方言集汇◎ 粤语: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en5 zen1 [海陆丰腔] zen1 zen5 [客英字典] zen1 [东莞腔]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zen1 [宝安腔] zen1 [沙头角腔] zien1 [陆丰腔] zen1 [台湾四县腔] zen1 zen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详细解释cháng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如:气味长 (12) 深厚 。如:恩情长 名词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副词 (1) 长久;永远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zhǎng形容词 (1) 老,年高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动词 (1) 生长;成长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名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英文翻译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方言集汇◎ 粤语:coeng4 zoeng2
◎ 潮州话:ciang5 ziang2 (chhîang chíang)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