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处

tóng chǔ [tong chu]
繁体 同處
注音 ㄊㄨㄥˊ ㄔㄨˇ

词语释义

1.共存一处;同居。 2.谓共同相处;同处于。

词语解释

  1. 共存一处;同居。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枕中》:“ 范子 曰:‘臣闻阴阳气不同处,万物生焉。’”《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老妾二十年孀妇,子媳俱无,止与一婢同处。”

  2. 谓共同相处;同处于。

    《后汉书·爰延传》:“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 宋 苏轼 《策别十二》:“民不知信则不可与久居於安,民不知义则不可与同处於危。”

引证解释

⒈ 共存一处;同居。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枕中》:“范子曰:‘臣闻阴阳气不同处,万物生焉。’”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老妾二十年孀妇,子媳俱无,止与一婢同处。”

⒉ 谓共同相处;同处于。

《后汉书·爰延传》:“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
宋苏轼《策别十二》:“民不知信则不可与久居於安,民不知义则不可与同处於危。”

同处造句

研究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弗兰西斯·培根。
真土鸡瓦狗也,真看不出雏鹰城下杀的赵军丢盔弃甲的大军,与他们有何相同处。
研究了锥栗在贮藏过程中,不同处理条件和有无硅窗薄膜袋包装对其水分含量的影响。
在同处东内格罗斯省的拉利伯塔德镇,居民用铲子和链锯等工具搜寻幸存者。
夏天,当阳光猛烈地照射在大地上,大地的身体就如同处在困境的人们正在接受艰难的考验;如同农民伯伯撒下稻谷的种子;如同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正在辛苦地干活的人们,额头上的汗珠一滴一滴的滴下来。阳光照耀了我的心田。
卢卡契和萨特的总体性理论在理论源脉、指向、基础、范围、核心、方法、壁垒等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处。
夫官位无常,朝荣夕悴,则是衣冠、皁隶不日同处矣。
针对背景辐射均匀稳定,剂量速率较小和太阳耀斑突发、剂量速率大的特点,对激励函数进行不同处理,从而得到不同的理论模型。
众目睽睽之下,孤男寡女,同处一室,毕竟有瓜田李下之嫌。
林铭此刻心里虽然有一万个问号,却不敢再和这具尸体同处一室,哪怕这个“室”。
用克隆形成法经软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获得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放射增敏比。
与自由同居一室,同处一个半球,对我来说仍是激动人心的经验。
警方曾经告诉黄全正等人,方林崽承认杀人是因为同处一村,他对黄志强等人心生同情。
即使和幽灵同处地狱也能心安理得;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拔腿而去。这就是我,一个天涯孤客心底所拥有的自由。
不同接种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盐度冲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无机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同处理工艺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同时,格鲁吉亚还与俄罗斯安全环境恶劣的外高加索地区相连,同处于高加索冲突带上。
结果表明:沼液不同处理对木耳菜株高和根重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绿素有明显提高或降低作用。
如果复岗后再发生不合格情形的,将予以解除聘用合同处理。
唐末黄巢起义时,黄巢手下柳彦璋攻陷江州,为避兵乱,陈兼的六世孙陈伯宣举家迁往德安,同陈旺的后人合族同处。
太学、贡院和妓院同处一地,制造了更多名士风流的轶事,也让秦淮河成为最广受士大夫记叙的欲望的象徵。

汉字详情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chǔ,chù [chu]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H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EO
四角: 23400

详细解释

chǔ

形容词

(1) 定,常

喜怒无处。——《吕氏春秋·诬徒》。注:“处,常也。”

犹思故处。——《吕氏春秋·音初》

(2) 另见 chù

chù

名词

(1)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处,所也。——《广韵》

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

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纪》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住处;别处;停车处

(3) 部分;方面 。如:好处;益处

(4) 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 。如:业务处;办事处;政策处

(5) 另见 chǔ

英文翻译

place, locale; depart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