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

tóng qián [ tong qian]
注音 ㄊㄨㄥˊ ㄑ一ㄢˊ

词语释义

与前者相同。书面文字承前省略的用语。

词语解释

  1. 与前者相同。书面文字承前省略的用语。

引证解释

⒈ 与前者相同。书面文字承前省略的用语。

同前造句

我在第一次攻击波中,就和第三装甲旅一同前进,一直到曾贝堡以北的最前线,那就是序战开始的地方。
在随同前往的塔巴德客店老板的建议下,这群朝圣者达成一致意见,每人轮流讲故事以供娱乐,让大家旅途愉快。
与走马观花族不同,这批常驻记者看中国的视角不同前者,内涵更具沉淀,也因此耐人思考。
那被称为‘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淮阴侯韩信如同前朝孙武,白起一般得了‘秋书之鼎’的传承,结果到头来还不是便宜了刘邦。
原来吴明昨日听朱子柳说要去黑森林,便早早等在此地,非要和朱风二人一同前往不可。
最后众人一致决定留下佑臣杰和彤翔海前往林海接应陈杉,其余人一同前往弗瑞顿酌办建立佣兵团的事宜。
继卡崔娜风灾后这个最大的天灾,慈济志工与红十字会一同前往勘灾。
陈东令众人退后,站位尽量分散,而且要保证一同前来的,所有的鏊子山寨原人员都在己方控制之中。
岐国公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和亲公主嫁给了成吉思汗,袁夫人见女儿还小,便提出要随同前往,以便照顾女儿,得到了蒙古使者的同意。
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苏晨在这个世界里开始发愤图强,为了不让自己如同前世般没用,他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在修炼,学习。
太古仓影库是国内第一家水岸影城,位于具有百年历史的太古仓码头,最适合谈恋爱的情侣一同前往。
二当家刘希同披着一身蓑衣冒着大雪在大营外迎接我们,纳兰诚叫上了我们几名首领,随着刘希同前去营地中间的一座大帐。
清晨孕育着希望,阳光照耀着梦想,在追赶成功的路上,我愿与你一同前往;星空闪烁着柔光,相思伴着风声奏响,在与你离别的日子里,你是否安好如常。想你了,老朋友,记得好好照顾自。
它觉得自己不能独享其成,于是决心在这个无岸无涯的宇宙里,找寻其他有灵智的生物,让他们在它的保护下,一同前往该神圣的处所……
两个月之后,我们终于可以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去度蜜月了。只是这个蜜月有些特别,希拉里的全家人,另外还有她其中一个弟弟的女朋友都随同前往。
圣诞的钟声又在耳边响起,真想和你在一起享受这醉人的气氛,今晚我会同前几个不曾与你共度的圣诞夜一样,静静地,用一整晚的时间来思念你!
事实上,安倍当天与夫人昭惠女士一同前往北部城市韦瓦克的日本战亡者碑,双手合十低头致敬,之后会见了记者,强调“不应该重复战争的惨祸。
他将同前利物浦队友莫莫。西索科和世界杯冠军得主毛罗。卡莫拉内西一起,成为中场搭档。
据说当时杨恭如与同为亚姐的好友黎淑贤一同前往团拜会,而简俊杰一个人坐在角落喝酒,两人当时已心生好感。
在改性方案相同前提下,分别在常规加热搅拌和微波加热条件下对橡椀栲胶进行接枝改性。

汉字详情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qián [qian]
部首: 213
笔画: 9
五笔: UE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LN
四角: 80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前进)

(2) 同本义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4) 引导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

(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

(6) 进见

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

(7) 通“翦”。剪裁

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

名词

(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敌。

(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

(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

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

(5) 预先;事前

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

(7) 目前

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

(8) 通“箭”。箭竹

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

形容词

(1) 从前的 。如:前部长;前主任

(2) 未来的 。如:前景;前程;前途

英文翻译

in front, forward; prece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cin4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东莞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en2 [沙头角腔] cien2 [宝安腔] cen2 [海陆丰腔]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陆丰腔] tsian3
◎ 潮州话:zoiⁿ5 [揭阳、潮阳]zaiⁿ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dzʰienzen/d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