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

gǔ dǒng [ gu dong]
注音 ㄍㄨˇ ㄉㄨㄥ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古董 gǔdǒng

(1) 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也作“骨董”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拿来主义》
antique;curio

(2) 称不合时代潮流、思想固执的人

死不开窍的老古董
old fogey

词语解释

  1. 珍贵罕见的古物。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可早十年光景,把那家缘过活金银珠翠,古董翫器……典尽卖絶,都使得无了也。”《水浒传》第六六回:“四边都掛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 清 黄钧宰 《金壶遯墨·姜少汀》:“ 杭 人 姜少汀 者,贩卖古董於 苏州 。” 鲁迅 《伪自由书·逃的辩护》:“但我们想一想罢:不是连语言历史研究所里没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么?”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着笔墨画砚,磁器古董,都极其古雅而精致。”

  2. 谓希奇少见。

    王统照 《银龙集·刀柄》:“说起来真有点古董。原来是替……催饷的副官要人。”

  3. 比喻过时的事物、迂腐守旧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 巴金 《家》三:“说到英文,读了这几年……总是那些老古董。” 李劼人 《天魔舞》第九章:“偏我们先生是个古董,硬不肯。”

引证解释

⒈ 珍贵罕见的古物。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可早十年光景,把那家缘过活金银珠翠,古董翫器……典尽卖絶,都使得无了也。”
《水浒传》第六六回:“四边都掛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
清黄钧宰《金壶遯墨·姜少汀》:“杭人姜少汀者,贩卖古董於苏州。”
鲁迅《伪自由书·逃的辩护》:“但我们想一想罢:不是连语言历史研究所里没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么?”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着笔墨画砚,磁器古董,都极其古雅而精致。”

⒉ 谓希奇少见。

王统照《银龙集·刀柄》:“说起来真有点古董。原来是替……催饷的副官要人。”

⒊ 比喻过时的事物、迂腐守旧的人。

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
巴金《家》三:“说到英文,读了这几年……总是那些老古董。”
李劼人《天魔舞》第九章:“偏我们先生是个古董,硬不肯。”

古董的国语词典

古代遗留下来,具有古文化参考价值的器物。《红楼梦.第七回》:「原来这周瑞的女婿 便是雨村的好友冷子兴,近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故教女人来讨情分。」也作「骨董」。

古董的网络释义

古董 (词语概念)

  •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珍奇物品。
  • 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 因为古董可以作为一种玩物,所以后来我们也称之为“古玩”。
  • 古董的翻译

    英语: curio, antique
    德语: Altertum (S)​, veralten (V)​
    法语: antiquités, bibelot

    古董造句

    我们请了老林来给这件古董估价。
    收藏古董要先培养鑑定能力,以免买到鱼目混珠的假货。
    他请有关专家帮自己鉴别了这件古董的真伪。
    爸爸惋惜地看着地上被妈妈不慎打坏的古董花瓶。
    现代的器具,千秋万代之后,也会成为古董的。
    这间客厅既有欧式家具又有中国古董,整体布置合谐,使人赏心悦目,真可谓中西合璧,相映成辉。
    看着地上的古董碎片,专家惋惜地摇了摇头。
    父亲的架子上陈设着许多精美的古董。
    这些古董是他的宝贝,每一件他都视如掌上明珠,你可千万要小心保管。
    一副古董似的脸,小眼睛眯成一条线,好像时刻防着别人,鉴着别人。
    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我是来工作的,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枪来使用。
    而且她对古董店有了新的认识,古董店这概念在中国还鲜为人知。
    这间客厅既有欧式家具又有中国古董,整体布置合谐,中西合璧,相映成辉。
    这个房间摆满了古董饰物和家具,和一副有点毛骨悚然的祖母画像。
    他丢了几十年的古董,在锲而不舍地追寻下如今终于合浦珠还,欣慰之情,不言而喻。
    一名妇女常常光顾一家小古董店,但简直从不买什么东西,却总是对商品和价钱求全责备。
    我虽然看上那古董,但商家却认为奇货可居,不肯轻易出让。
    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我雖然看上那古董,但商傢卻認為奇貨可居,不肯輕易出讓。
    如果你想要这件古董,我可以卖给你,不过所费不赀。

    汉字详情

    [g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D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R
    四角: 40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形容词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英文翻译

    old, classic,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梅县腔] gu3 [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东莞腔] gu3 [沙头角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 潮州话:gou2(kóu) gu2(k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ox/kuuku
    dǒng [dong]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T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HJG
    四角: 4410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 监督;督察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4) 统率 。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5) 主持;主管 。如:董成(主持和谈)

    (6) 正,守正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名词

    (1) 今简称董事为董 。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2)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英文翻译

    direct, supervis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3 [客英字典] dung3 [台湾四县腔] dung3 [陆丰腔] dung3 [东莞腔] dung3 [梅县腔] dung3 [宝安腔] dung3 [客语拼音字汇] dung3
    ◎ 潮州话:多安2 多翁2 ,dang2(táng) dong2(tóng) <姓>dang2(tá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一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動東一上聲開口一等tuŋtungx/t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