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古筝
(1) 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现发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筝”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现发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筝。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金丝楠木山水雕刻古筝。
2、擅长乐器:古筝,竹笛,葫芦丝。
3、魔术精彩纷呈,古筝丝丝入扣,精彩的表演让孩子们看得如醉如痴。
4、怎么识别古筝之好坏及材料真假?
5、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什么是慢练及慢练在古筝学习中的诸多好处。
6、并希望在学习古筝时要重视并科学地运用慢练,从而得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7、最后,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古筝艺术在新时期表现出新的社会功能。
8、从屋檐滴到花砖上的,有如古筝的音,点点滴滴,回音空澈,像是打在心上,总惊起一个颤音。
9、第四章,笔者从新时期古筝艺术的文化属性着手进行分析。
10、我听过她演奏古筝,她也十分擅长古筝。
11、第五章,笔者从音乐本体和欣赏者两个角度着手,对新时期古筝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属性进行阐述。
12、在第二章中,笔者从题材、演奏技法和传统筝曲的调式音阶三个方面就传统古筝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论述。
13、首先,古筝作为一件民族乐器,必然拥有其在艺术风格上存有的民族性;
14、笛子,琵琶,古筝,双簧管,钢琴和大提琴。
15、笔者认为应加以探索、研究,并总结出相应的理论,有助于指导古筝艺术今后的正确发展之路。
16、当夕阳的最后一片残余渐渐退去,泡上一壶龙井茶,打开留声机倾听着优雅的古筝乐曲,欣赏着阳台上盛开的菊花。
17、德贤小学力争成为北区古筝卓越中心。
18、古筝韵律声,行云流水知晓。
19、我真地非常喜欢阅读,画画,英语,古筝。
20、酒店内以幽静典雅的古筝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缓缓的流淌在酒店的大堂,廊道等公共区域,使人轻松舒畅,心宁神怡。
21、自小习古筝,已考获十级演出证书;超过8年专业教学经验,擅长训练儿童及青少年,学生考试累获佳绩。
22、古筝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之一。
23、古筝的音区虽不是很宽,但其清亮而不单薄的高音、韧性、韵味十足的中音和淳厚而不浑浊的低音都极具特点。
24、莫尼克·维荷珂的多媒体作品《古筝》探索了荷兰诗人J。
25、2008年九月,我们的古筝团再次受邀在滨海艺术中心举行德贤小学古筝专场演奏会。
26、常静专注于唐宋诗歌的古筝音乐演奏与研究,有多张个人唱片出版。
27、古筝课程: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班,可选一对一或者一对二教学,课时费面议。
28、古筝音乐在50年代的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是从民间化开始走向专业化,逐渐规范化的开始。
29、同时,对新时期古筝艺术创新表现的整理以及对其蕴含的文化、审美本质的研究,将会对古筝艺术以后的发展提供微薄的借鉴意义。
30、古筝是我国一件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而古筝艺术伴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至今仍是被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
古筝的国语词典
乐器名。中国的弹拨乐器。外形为木制长方形音箱,板面成弧状。唐、宋时弦数增为十三弦,现已增至二十五根弦。
古筝的网络释义
古筝 (弹拨乐器)
古筝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形容词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u3 [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东莞腔] gu3 [沙头角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 潮州话:gou2(kóu) gu2(kú)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古 | 公戸 | 見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ox/kuu | k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争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拨弦乐器。形似瑟。筝是拨弦乐器,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 同本义
筝,鼓弦竹身乐也。——《说文》
筝,五弦筑身乐也。——《御览》引《说文》
挟人筝而弹纬。——《楚辞·愍命》。注:“小琴也。”
竽瑟空侯琴筑筝。——《急就篇》
(2) 又如:筝人(弹筝的人);筝阮(秦筝与阮咸。古代的两种拨弦乐器);筝妓(弹筝的艺妓);筝柱(筝上的弦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