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概型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古典概型也叫传统概率、其定义是由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 (Laplace ) 提出的。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所包含的单位事件是有限的,且每个单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均相等,则这个随机试验叫做拉普拉斯试验,这种条件下的概率模型就叫古典概型。在这个模型下,随机实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是有限的,并且每个基本结果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例如:①掷一次硬币的实验(质地均匀的硬币),只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由于硬币的对称性,总认为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②如掷一个质地均匀骰子的实验,可能出现的六个点数每个都是等可能的;③又如对有限件外形相同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也属于这个模型。古典概型是概率论中最直观和最简单的模型…
古典概型的网络释义
古典概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形容词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u3 [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东莞腔] gu3 [沙头角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 潮州话:gou2(kóu) gu2(kú)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古 | 公戸 | 見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ox/kuu | k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2) 同本义
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
典,经也。——《尔雅·释言》
不可为典要。——《易·系辞》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丘迟《与陈伯之书》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典的文籍);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
(4) 常道,准则 。如:典型(常刑;常规);常典(常法);典要(不变的标准);典式(典范,法式)
(5) 法律;法规
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周礼·大司寇》
(6) 又如:典例(可依为准则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规);典诰(古代文体名。典指常法;诰指诏令)
(7) 典礼,仪节 。如:盛典;开国大典;庆典(庆祝典礼);典重涂山(比喻典礼重要,规模宏大。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
(8)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
(9) 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 。如:典则(典章法则);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典律(典章律令)
动词
(1) 主持;主管
命汝典乐。——《书·尧典》
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论衡·命禄》
专典机密。——《三国志·吴仪传》
(2) 又如:典御(掌管统治);典诠(主持选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历(掌管;经历)
(3) 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朝回日日典春衣。——杜甫《曲江二首》
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金史·百官志》
(4) 又如:典东西;典地,典田(典当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钱(卖身钱)
形容词
庄重高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如:典畅(典雅通畅);典则俊雅(典雅庄重);典辞(典雅的文辞);典藻(典丽华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ien3 [东莞腔] den3 [客英字典] dien3 [宝安腔] den3 [梅县腔] dien3 [海陆丰腔] dien3 [客语拼音字汇] dian3 [台湾四县腔] dien3 [陆丰腔] ti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典 | 多殄 | 端 | 先開 | 上聲 | 銑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tenx/teen | tʰi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
)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2) 同本义
同权槩而就衡。——《楚辞·惜誓》
斛甬,正权概。——《礼记·月令》
槩者,平量者也。——《韩非子·外储说》
(3) 又如:概量(概和斗斛等量谷物的器具)
(4) 节操,风度
而不概于王心邪。——《史记·范雎传》。按,平也。
夫西河魏土……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汉书·杨敞传》附 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概尚(气节);气概(人遇事表现出来的态度、气势)
(6) 景象;状况
故山多药物,胜概(美丽的景象)忆桃源。——唐· 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动词
(1) 引申为刮平,不使过量
夫水,徧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盈不求概,似正。——《荀子·宥坐》
而不概于王心邪。——《史记·范雎传》。按,平也。
(2) 又如:概平(用概刮平);概准(用平物的量器刮平)
(3) 概括,总括。如:概问(概括询问);以此一端,可概其余;以偏概全
(4) 衡量;量,限量
食飨不为槩。——《礼记·曲礼》。注:“量也。”
(5) 又如:概志(衡量心志);概量(用量器确定谷物的多少;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6) 蔽,遮盖 。如:概愆(掩盖前愆)
(7) 关切,系念 。如:概怀(系念于心);概然(慨叹的样子)
(8) 抑,抑制 。如:概了(镇住。有超过所有人的意思)
(9) 通“溉”。灌溉,洗涤
澡概胸中,洒练五脏。——《枚乘·七发》
(10) 又如;概盂(洗涤盂钵)
(11) 通“慨”。感慨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
(12) 又如:概然(感慨的样子)
副词
(1) 一律,一概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概不考虑;概不赊欠;概行(一律施行);概视(一律看待);概用(一概使用)
(3) 大致,大略地 。就整个情况而论而不考虑具体事例地。如:概而论之;概举(大略举出);概览(大略地观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oi3 [客语拼音字汇] koi3
◎ 潮州话:k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漑 | 古代 | 見 | 咍 | 去聲 | 隊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kaih/koy | k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刑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用木做的叫模,用竹做的叫范,用泥做的叫型)
(2) 同本义
型,铸器之法也。——《说文》。字亦作侀
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水曰准,曰法;木曰模,竹曰笵;士曰型。——《礼记·王制》
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淮南子·修务》
凝土亦能型。——谢灵运《命学士讲书》
(3) 又如:纸型;剂型;砂型;造型;铸型;模型
(4) 楷模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诗·大雅·荡》
太夫人仁慈果决如此,其泽物型家,推类可想。——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
(5) 又如:型坊(犹典范,楷模);型范(典范;法式)
(6) 类型;样式 。如:轻型;重型;大、中、小型;新型;脸型;口型;流线型;血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in2 [梅县腔] hin2 [东莞腔] hin2 [客英字典] hin2 [海陆丰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宝安腔] h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㓝 | 戸經 | 匣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ɣieŋ | gheng/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