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代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世,逝世。
唐 讳“世”,改世作“代”。《金石续编·唐长丰令李丕墓志铭》:“沉疾於故林私第,即代之日,春秋六十有三。”
引证解释
⒈ 即世,逝世。 唐讳“世”,改世作“代”。
引《金石续编·唐长丰令李丕墓志铭》:“沉疾於故林私第,即代之日,春秋六十有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2) 同本义
即,就食也。——《说文》
席末取粮即稻。——《仪礼·公食礼》
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
(3) 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
将即席。——《礼记·曲礼》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卫风·氓》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柳宗元《童区寄传》
(4) 又如:若即若离
(5) 登上;走上
公即位。——《春秋·桓公元年》
山行即桥。——《史记·河渠书》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6) 又如:即阼(即位。皇帝登极叫即阼。因古时新天子登基,有升登东阶而主祭的仪式,所以叫即阼。阼:东阶);即真(正式就皇帝位。后世以官职由代理而改为实授,也称即真);即禽(打猎,在野外猎取禽兽);即祚(皇席即位登基)
(1) 虽然
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西厢记诸宫调》
(2) 假若
即有不称。(如果不能称将军之职。意即打败仗。)——汉· 刘向《列女传》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即使
公子即合符。(即,即使。)——《史记·魏公子列传》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汉· 贾谊《论积贮疏》
即谋单于。——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即捕得三两头。——《聊斋志异·促织》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即或
(5) 同“则”。那就
即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死即已。——《史记·陈涉世家》
死即举大名。
即更刮目相待。(即,就。)——《资治通鉴·汉纪》
介词
(1) 就在某时某处;乘,趁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即时诛灭。——《汉书·李广苏建传》
即如前年…一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即忙(连忙;赶紧);即拜(就在所在地授予官职);即早(及早;趁早)
(3) 当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南朝齐· 谢朓《赋贫民田》
(4) 又如:即此(就此;只此)
副词
(1) 一…就 。如:气断即死;闻过即改
(2) 随之立刻就 。如:降即免死;即早(及早,趁早)
(3) 立刻,当即
王即临之。——晋· 干宝《搜神记》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处即刺杀虎。——《世说新语·自新》
即书诗四句。——宋· 王安石《伤仲永》
(4) 又如:即速(立刻;赶快)
(5) 那就是说,那就是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梁父即 楚将 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此爱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即如忠烈遗骸。——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6) 又如:即是
名词
(1) 目前,现在 。如:即目(眼前所见);即事诗(以眼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2) 今,当天 。如:即今(如今);即目(如今)
(3) 烛头烬
左手执烛,右手折即。——《管子》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东莞腔] zit7 [沙头角腔] zit7
◎ 潮州话:ziag4 (chiak)[潮州]ziêg4 [饶平]<旧>zid4(chi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即 | 子力 | 精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tsĭək | cik/zio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
)声。本义:更迭,代替)(2) 同本义
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县壶以代哭者。——《周礼·挈壶氏》
与君代兴。——《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
使子父代处。——《国语·晋语》。注:“更也。”
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注:“易也。”
韩地代相干也。——《汉书·地理志》
四时迭代。——张衡《东京赋》
转相攻伐,代为雌雄。——《汉书·刑法志》
日月迭炤,四时代御。——《荀子·天论》
孝成王使 括( 赵括)代 廉颇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广州军务记》
(3) 又如:代比(代人接受惩罚);代茶(以茶代物,自谦微薄);代馆(代理教书);代运(代替运行);代力(代为劳作)
(4)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如:代洗衣服;代饭(搭伙吃饭)
(5) 托转达 。如: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
名词
(1) 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代,世也。——《后汉书·窦何传》注
五代,谓唐虞夏殷周也。——《后汉书·王符传》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汉家 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2) (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3) 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4) 又如:古代的雕刻
(5) 时代,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如:当代
(6) 朝代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唐代
(8) 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如:古生代
(9) ∶代词的省称
(10)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toi6 [梅县腔] toi5 [东莞腔] toi3 [客英字典] toi5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海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toi3 (thòi) do7(tō)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代 | 徒耐 | 定 | 咍 | 去聲 | 隊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dʰɒi | daih/d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