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灯帽

yìn xiàng dēng mào [yin xiang deng mao]

词语释义

只要戴上一顶这种印象灯帽,无论什么人只要被帽子上的灯照射,他就会完全按照戴帽人的印象行事。但只要带帽的人一离开所以事物就变回以前的样子。

汉字详情

yìn [yin]
部首: 215
笔画: 5
五笔: QGBH
五行:
仓颉: HPSL
四角: 7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动词

(1) 盖章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板印书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 印在 上 。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英文翻译

print, seal, stamp, chop, mark

方言集汇

◎ 粤语:jan3 ngan3
◎ 客家话:[梅县腔] jin5 [海陆丰腔] rin5 rang5 [客英字典] jin5 [陆丰腔] jin5 [客语拼音字汇] yin4 [宝安腔] jin5 [沙头角腔] jin5 [东莞腔] jin5 [台湾四县腔] jin5 jang5
◎ 潮州话:ing3 「揭阳」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qjinh/innʔĭĕn
xiàng [xiang]
部首: 711
笔画: 11
五笔: QJE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APO
四角: 27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2)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 Elephas )和非洲象属( Loxodonta )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说文》

祷过之山多象。——《山海经·南山经》

穷奇象犀。——《汉书·司马相如传》

其民乘象以战。——《汉书·张骞传》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诗·鲁颂·泮水》

象有齿以焚其身。——《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3) 又如:象口(象状香炉口);象王(象中最大者,佛家喻佛)

(4) 象牙的省称

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尔雅》。注:“象牙骨。”

佩其象揥。——《诗·狂风·葛屦》。传:“象揥所以为饰。”

用两象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以象骨饰尊。”

持一象笏至(象笏,象牙做的笏。笏,封建时代臣子上朝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象床(象牙装饰的床);象路(以象牙为饰的车);象管(以象牙为饰的笔);象箸(象牙筷子)

(6) 现象 。如:象纬(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亦泛指天体);旱象;天象;险象;景象;假象

(7) 人的外貌

象恭滔天。——《书·尧典》

(8) 又如:丑象

(9) 肖像,用水墨画、油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的人面部的像

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潘岳《寡妇赋》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晋书·顾恺之传》

往往留象。——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绘象祀之。——清· 张廷玉《明史》

(10) 又如:象教(佛教的别称。释加牟尼去世后,佛门弟子刻木为佛、教化众生,故名);象设(原指佛像。泛指遗像)

(11) 象征

白者西方之色,刑戮之象也。——韩愈《为宰相贺白龟状》

(12) 又如:征象;象表(征象);象兆(征兆)

(13) 形状;样子;景象

杌陧之象。——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14) 又如: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15) 法,法令

象以典刑。——《虞书》。传:“法也。”

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国语》

(16) 道理

执大象,天下往。——《老子》

(17) ∶脏腑健康与否显现于人颜面上的气色

五藏之象,可以类推。——《素问》

(18) 又如:脉象;病象

动词

(1) 假借为“像”。类似;好像

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系辞》

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易·略例》

物生而后有象。——《左传·僖公十五年》

天象盖笠。——《周髀算经》

女必象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象意(如意);活象;极象;象恭(貌似恭敬);象肖(德业与先人相似);象貌(像事物的容貌);象龚(貌似恭敬)

(3) 摹拟

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鲁灵光殿赋》

因势象形。——明· 魏学洢《核舟记》

赫赫可象。——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象体(量体);象生(纸、棉糊扎成的人物形象,用于祭祀或作为玩具);象模象样(认真地);象眼块(菱形)

(5) 描绘

公在荆州,或象其义,白须红颜,谓公方壮。——《王荆州画像赞》

(6) 又如:象物(描摹物象);象说(描摹,解说)

(7) 效法

人君为饮食为此,故左右象之。——《墨子》

(8) 又如:象贤(效法先人的贤德)

(9) 想像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韩非子》

(10) 又如:象事(想像事情)

英文翻译

elephant; ivory; figure, im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ong5 siong3 [梅县腔] siong5 [海陆丰腔] siong6 siong3 [客英字典] siong5 [沙头角腔] siong5 [陆丰腔] siong6 [东莞腔] siong3 [宝安腔] siong3 | s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zĭaŋzsiangx/sziank
dēng [deng]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OSH
五行:
吉凶:
仓颉: FMN
四角: 918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2)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

(4) 彩灯。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如:灯市(买卖花灯的市集);灯品(花灯的品类);灯期(元宵节前后赏灯的时节);灯楼(用以张挂花灯的彩楼)

(5) 电子管的俗名 。如:五灯收音机

英文翻译

lantern, lamp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1

宋本广韵

mào [mao]
部首: 318
笔画: 12
五笔: MH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BABU
四角: 462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帽凭(盈满的样子);帽正(帽子前缘正中的装饰,一般为珠或玉);帽襻儿(帽子上布制的扣纽带);礼帽(跟礼服相配的帽子);帽套(加于帽外的衣饰);帽钉(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4) 形状或作用像帽子或各种保护头部的物件

投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聊斋志异·口技》:注。此指笔套。

(5) 又如:笔帽(套在笔头上保护笔的套儿);安全帽;螺钉帽

动词

戴帽

见人头未帽。——陆龟蒙《南泾渔夫》

英文翻译

hat, cap; cap-like tops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海陆丰腔] mo6 mau5 [客英字典] mau5 [陆丰腔] mo6 [梅县腔] mau5 [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东莞腔] mau3
◎ 潮州话:bh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報去聲開口一等mɑumauh/m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