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

wò dǐ [ wo di]
繁体 臥底
注音 ㄨㄛˋ ㄉ一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卧底 wòdǐ

(1) 〈方〉指埋伏下来充当内应

comceal;thieves act from inside

词语解释

  1. 方言。埋伏下来做内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写完他又上炕来,好像提醒 郭全海 似地说道:‘你说这屯子里有没有卧底的坏根?’”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埋伏下来做内应。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四:“写完他又上炕来,好像提醒郭全海似地说道:‘你说这屯子里有没有卧底的坏根?’”

卧底的国语词典

潜伏在敌方,打探消息或准备做内应。

如:「警方安插他在帮派中卧底。」

卧底的网络释义

卧底

  • 《卧底》是由北京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的年代谍战剧,该剧由张海东制作、蒲腾晋及李志强联袂执导,傅程鹏、周丽淇、李泽锋、刘丛丹、胡亚捷、李洪涛等人主演。
  • 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共、军统、日本梅机关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以及隐藏在背后错综复杂、生死相随的情感纠葛的故事。
  • 该剧于2015年9月1日在东方卫视上星播出。
  • 卧底 (词语释义)

  • 卧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wò dǐ,是指潜入敌人内部埋伏下来做内应的间谍。通常卧底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卧底”是长期潜入犯罪团伙内部的警察的别称,这是警局为协助破获棘手案件或大案而设置的特殊警察。有时黑帮也有在警局的卧底。
  • 卧底造句

    他常用卧底的办法来对付咱们,今天咱们也用这办法,准能抓到他,这就叫做请君入瓮。
    你们这些卧底真奇怪,都喜欢在天台见面。
    开心是场骗局,我顶多算个卧底。
    博客作者李承鹏写道,怀疑卡梅隆是悄悄在中国卧底多年后才想出这个剧本的。
    黑帮里有许多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而他自己的工作却是在背地里出卖他们,同样,在警队卧底的刘建明也要遭受这种煎熬。
    为了调查事件的真相,记者兵分两路前往内蒙古和广西,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卧底调查,上述便是调查过程中记者亲耳所闻的言论。
    就让他们看看职业卧底捕快应有的—登峰造极的演技,以及把握人与人之间微小矛盾的本领吧!律笺文。
    波比无意中救一了个卧底的国际女刑警,和她有了一段情。
    他说,做卧底特工令他生活在刀口浪尖上。
    为防止校园性侵,在学生中安插信息员、卧底,当地把“潜伏的谍报员”这种预防模式,称为会泽模式,还在会泽全县推广。
    苗侨伟突然变坏“大开杀戒”,只是为了掩盖他“终极卧底”的身份。
    米饭和包子打群架,米饭仗着人多,见包着的就打,豆沙包、蒸饺无一幸免。粽子被逼无奈,情急之下把衣服一撕,大叫:看清楚,我是卧底!祝端午节快乐!
    胖子见他皱着眉头沉思,从背包里扔了一沓纸给苏万:好学生,这里是进沙漠之前的资料,一晚上能背熟吧,你复习一下,咱们明天才好出发。这两个人真的不是他们班主任派来的卧底吗?苏万囧了一下。线性木头。
    米饭和糖包结下仇恨,见到三角形的就打。此日米饭偶遇粽子,大怒:小样,别以为图成绿色我就不认识你!粽子把外套一扯大叫:我是卧底!端午节快乐!
    感情是场骗局我顶多算个卧底。
    其实那个卧底警察在很多年前就知道那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端午节短信:米饭和包子打群架,米饭仗着人多势众,见包子就打,豆沙包、糖包、蒸饺无一幸免。粽子被逼到死角,情急之下把衣服一撕,大叫:看清楚,我是卧底!
    米饭和包子打群架,米饭人多势众,见了包子的就打,糖包肉包无一幸免!粽子被逼到墙角无耐之下把衣服一撕大喊:看清楚,我是卧底!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话又说:出淤泥而不染。这说明最好的工作是卧底,最高的境界是潜伏,更高的是无间道。
    奥妮克希亚虽然身为母龙,但却也有一颗雄心,要不然她当初也不会孤身一人潜入暴风城中,做那暗暗削弱人族实力的卧底。

    汉字详情

    [wo]
    部首: 205
    笔画: 8
    五笔: AH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LY
    四角: 73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 同本义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躺;卧而不眠

    弛然而卧。——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4) 又如:

    (5)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故事);

    (6) 卧碑(规矩。原指明清两代在明伦堂立的石碑,上面刻着约束生员的条文);

    (7) 卧佛(横卧的佛像。即释迦的涅槃像);

    (8) 卧治(躺着治事。指无为而治);

    (9) 卧理(躺着理事。同“卧治”);

    (10) 卧苫枕块(卧于草垫上,以土块作枕头。指人子守父母之丧而言。同“寝苫枕块”);

    (11) 卧甲(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

    (12) 眠,睡

    暮卧则梦闻。——《论衡·订鬼》

    (13) 又如:卧不安席(睡不安宁。形容心事重重);卧处(指睡卧起居;寝卧之所);卧起(寝卧和起身。多指日常生活诸事);卧榻之侧(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14) 倒伏;横陈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15) 又如:卧辙(卧于道路上阻止行车。后用作挽留去职官吏的用语);卧骨(谓死于沙场);卧翻(将牲兽翻倒)

    (16) 舍弃 。如:卧鼓(将战鼓弃置不用,使之废卧地上,表示时局清平无战事)

    (17) 燠,暖

    屈木为棬,以张生绢袋子,滤热乳,著瓦瓶子中卧之。——《齐民要术》

    (18) 又方言,专指用开水煮熟鸡蛋。如:卧个鸡子儿

    (19) 隐居 。如:卧云(卧于高山云海深处。比喻隐居);卧隐(隐居);卧龙(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龙凤雏(指诸葛亮与庞统。后引申指未为世用的英才)

    (20) 伏藏 。如:卧虎(伏藏的虎);卧龙(卧睡之龙);卧蛋(替强盗提供线索的人)

    (21) 停息 。如:卧鼓(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22) 趴伏

    卧右膝。——明· 魏学洢《核舟记》

    名词

    寝室 。如: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比喻自己的地盘不容许别人插足);卧内(卧室、内室)

    英文翻译

    lie down;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ng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o5 [宝安腔] ngo3 [东莞腔] ngo3
    ◎ 潮州话:o6

    宋本广韵

    dǐ,de [di,de]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HPM
    四角: 00242

    详细解释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广( yǎn),氐( )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词

    (1)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如:白底红花

    代词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如:底事(此事)

    副词

    (1) 尽;极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英文翻译

    bottom, underneath, under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陆丰腔] dai3 [客英字典] dai3 gi3 te3 [台湾四县腔] dai3 di3 [梅县腔] dai3 [东莞腔] da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1 [宝安腔] dai3 [沙头角腔] dai3 [海陆丰腔] dai3 di3
    ◎ 潮州话:doi2 di2(tói tí)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

    卧底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