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

wò chuáng [ wo chuang]
繁体 臥床
注音 ㄨㄛˋ ㄔㄨㄤ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卧床 wòchuáng

(1) 〈方〉床的俗称

卧床太窄
bed

(2) 躺在床上(主要由于生病或年老)

卧床不起
stay in bed

词语解释

  1. 亦作“卧牀”。

    1.睡觉的床铺。 唐 岑参 《送柳录事赴梁州》诗:“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牀。” 唐 白居易 《燕子楼》诗之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牀。”《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有等惯刼客商的黑店合不守清规的庙宇,多有在那卧牀后边供桌底下设着地窨子。” 郁达夫 《东梓关》:“他张开眼想了一想,就匆匆地披衣着袜,起身走出了卧床。”

  2. 犹卧病。

    《红楼梦》第七九回:“兼以风寒外感,遂致成疾,卧牀不起。”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卧牀”。 睡觉的床铺。

唐岑参《送柳录事赴梁州》诗:“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牀。”
唐白居易《燕子楼》诗之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牀。”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有等惯刼客商的黑店合不守清规的庙宇,多有在那卧牀后边供桌底下设着地窨子。”
郁达夫《东梓关》:“他张开眼想了一想,就匆匆地披衣着袜,起身走出了卧床。”

⒉ 犹卧病。

《红楼梦》第七九回:“兼以风寒外感,遂致成疾,卧牀不起。”

卧床的国语词典

卧病在床。

如:「他身体不好,长年卧床。」

卧床的网络释义

卧床

  • 久病卧床(或称长期卧床、卧床不起)是指老年人因长期患病和伤残而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减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帮助的一种临床现象,包括长期卧床、坐椅及只能室内生活不能外出的老年人。久病卧床的后果严重,一旦发生,康复再起的希望较小,应重在预防。
  • 卧床造句

    常年卧床不起的他,被疾病缠得深恶痛疾,额首低眉呀!
    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
    医生告诉我要卧床至少三天,因为我的疾病。
    休息二个小时可以回家,千万不能有剧烈运动!第一天胚胎还没着床!第二三天着床!最好卧床休息。
    医生嘱咐她再卧床休息一个星期。
    直到今天,我还珍藏着一幅蜡笔画,上面画的是卧床休息的我,大大的脑袋,更大的嘴唇,嘴里插着温度计。
    我给你开一些抗生素和阿司匹林发烧时吃一片阿司匹林每四个小时吃一粒抗生素胶囊回家卧床休息两天多喝开水就会好的这是处方。
    病人接受止痛药物、卧床休息及合身束腹带治疗,未经外科手术,症状即见缓解。
    谁想走到一处叫做歇马的小地方,阿柯给人驱火扎针,盲俞扎到了气穴,周荣扎到了室宝,将一个只是肩肘麻木的大汉治得卧床不起,命若悬丝。
    ①早上醒后来的一个煎蛋;③加班深夜回家后的一碗热汤;④睡觉前的一杯牛奶;⑤伏案工作时的一杯热茶;⑥生病卧床时的一碗白粥。
    闻知失去权力后,木钟顿足捶胸,深感“危疑忧患,内外交攻”,以致卧床不起。
    卧床休息壹周左右,壹个月之内,忌生冷辛辣食物,忌冷水,最好少洗或者不洗头,洗了之后马上用电吹风的暖风把头发吹干。
    郭娟的丈夫死后,公公和婆婆痛苦万分,卧床不起,病塌上二老还时刻提防着儿媳是否有“外心”,整日装疯卖傻,向郭娟问东问西。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不要卧床昏睡。早起锻炼一会。早餐吃好,精神百倍。中午不睡,下午崩溃。身体健康,快乐无畏。笑口常开,人生无悔!
    他太过分劳累以至生病而卧床。
    与传统的手工压迫止血相比,血管封堵器止血更安全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假如会的话,你可以移走镜子、或将镜子遮起来、或是把镜子摆在远离卧床的地方。
    他父亲年老体衰,卧床不起。因此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由爱德华和他胞妹尤尼斯将约翰遇刺的消息告知他。
    医生:你最好卧床休息,吃两三天软的或流质食物。
    黄山牺牲民警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满脸戚容,母亲赵彩芹卧床不起,情绪崩溃。

    汉字详情

    [wo]
    部首: 205
    笔画: 8
    五笔: AH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LY
    四角: 73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 同本义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躺;卧而不眠

    弛然而卧。——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4) 又如:

    (5)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故事);

    (6) 卧碑(规矩。原指明清两代在明伦堂立的石碑,上面刻着约束生员的条文);

    (7) 卧佛(横卧的佛像。即释迦的涅槃像);

    (8) 卧治(躺着治事。指无为而治);

    (9) 卧理(躺着理事。同“卧治”);

    (10) 卧苫枕块(卧于草垫上,以土块作枕头。指人子守父母之丧而言。同“寝苫枕块”);

    (11) 卧甲(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

    (12) 眠,睡

    暮卧则梦闻。——《论衡·订鬼》

    (13) 又如:卧不安席(睡不安宁。形容心事重重);卧处(指睡卧起居;寝卧之所);卧起(寝卧和起身。多指日常生活诸事);卧榻之侧(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14) 倒伏;横陈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15) 又如:卧辙(卧于道路上阻止行车。后用作挽留去职官吏的用语);卧骨(谓死于沙场);卧翻(将牲兽翻倒)

    (16) 舍弃 。如:卧鼓(将战鼓弃置不用,使之废卧地上,表示时局清平无战事)

    (17) 燠,暖

    屈木为棬,以张生绢袋子,滤热乳,著瓦瓶子中卧之。——《齐民要术》

    (18) 又方言,专指用开水煮熟鸡蛋。如:卧个鸡子儿

    (19) 隐居 。如:卧云(卧于高山云海深处。比喻隐居);卧隐(隐居);卧龙(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龙凤雏(指诸葛亮与庞统。后引申指未为世用的英才)

    (20) 伏藏 。如:卧虎(伏藏的虎);卧龙(卧睡之龙);卧蛋(替强盗提供线索的人)

    (21) 停息 。如:卧鼓(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22) 趴伏

    卧右膝。——明· 魏学洢《核舟记》

    名词

    寝室 。如: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比喻自己的地盘不容许别人插足);卧内(卧室、内室)

    英文翻译

    lie down;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ng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o5 [宝安腔] ngo3 [东莞腔] ngo3
    ◎ 潮州话:o6

    宋本广韵

    chuáng [chuang]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SI
    五行:
    仓颉: I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爿( 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2) 同本义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 又如: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上安床(床上放床。比喻无谓的重复)

    (4) 床形物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 机床;车床;硫化床;河床;苗床

    (6) 安放器物的平板或架子 。如:琴床,印床

    量词

    用于被子等。如:两床被;一床铺盖

    英文翻译

    bed, couch; framework, chassis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梅县腔] cong2 [东莞腔] cong2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陆丰腔] cong3 [海陆丰腔] cong2 [宝安腔] c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士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zriang/driangdʒʰ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