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具

wò jù [ wo ju]
繁体 臥具
注音 ㄨㄛˋ ㄐ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卧具 wòjù

(1) 睡觉时用的被褥、枕头等

bedding

词语解释

  1. 枕席被褥的统称。

    《战国策·楚策五》:“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百喻经·毗舍闍鬼喻》:“我此篋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牀褥卧具。”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其司 李供奉 平日与 范 无间,素知其妻妒,乃戏取官妓双履密置 范 卧具中。” 清 恽敬 《与庄大久》:“去秋东归,虽卧具未质,优於从前,然十月无袭,则与在都时平等矣。”

引证解释

⒈ 枕席被褥的统称。

《战国策·楚策五》:“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
《百喻经·毗舍闍鬼喻》:“我此篋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牀褥卧具。”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人事》:“其司李供奉平日与范无间,素知其妻妒,乃戏取官妓双履密置范卧具中。”
清恽敬《与庄大久》:“去秋东归,虽卧具未质,优於从前,然十月无袭,则与在都时平等矣。”

卧具的国语词典

枕席被帐等睡觉的用具。

如:「本研习营共三天两夜,参加者请自备卧具及盥洗用具。」

卧具的网络释义

卧具

  • “卧具”也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释氏要览说:它的梵称叫做“尼师坛”。根本毗奈耶说:它的梵称叫做“尼师但那”。在有关的典籍里,“义译”有把它译作“坐具”或“卧具”的,也有把它译作“敷具”或“随坐衣”的。也有简称做“具”的。五分律说:“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
  • 卧具造句

    只有狗狗的衣服和卧具做到同样干净才能保证狗狗皮肤的清洁。
    金牛座的宠物喜欢舒适的生活,尤其是精美的食物和卧具,它们是健壮结实、可以信赖的小东西。
    其他的原因包括没有换洗喷过杀虫剂的卧具,以及不合理的使用杀虫剂。
    这些公司包括伐木场、木材厂、家具厂、橱柜与卧具制造商等。
    检查被褥弄净上面的泥土,尽可能保持卧具的干净。
    在主卧室,投资在额外蓬松卧具在旅馆样式的床架上。
    卧具、淋浴费、洗衣费、网络使用费由留学生自费购买。
    没有松软的卧具而睡在坚硬的地面上,对灵缇而言是不舒适的,这样容易让狗狗患上痛苦的皮肤溃疡。
    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尽从中出。
    中国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即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
    墙是白的,卧具也是白的,我有一个朝东的大窗户以便太阳升起时我就能得到阳光,地毯铺得很精致。
    不提供卧具,所以得自备睡袋。
    票价不含卧具,如果事先在订票时额外付一些费用可以提供。
    枕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出现以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卧具之一。
    如何清洗狗狗的衣服和卧具也会导致一些问题。
    部分茶具上和卧具上检出大肠杆菌。
    艾滋病不会经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
    艾滋病也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本文对成都铁路局旅客列车卧具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房间柜橱、抽屉要打开,卧具、地毯松开。

    汉字详情

    [wo]
    部首: 205
    笔画: 8
    五笔: AH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LY
    四角: 73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 同本义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躺;卧而不眠

    弛然而卧。——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4) 又如:

    (5)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故事);

    (6) 卧碑(规矩。原指明清两代在明伦堂立的石碑,上面刻着约束生员的条文);

    (7) 卧佛(横卧的佛像。即释迦的涅槃像);

    (8) 卧治(躺着治事。指无为而治);

    (9) 卧理(躺着理事。同“卧治”);

    (10) 卧苫枕块(卧于草垫上,以土块作枕头。指人子守父母之丧而言。同“寝苫枕块”);

    (11) 卧甲(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

    (12) 眠,睡

    暮卧则梦闻。——《论衡·订鬼》

    (13) 又如:卧不安席(睡不安宁。形容心事重重);卧处(指睡卧起居;寝卧之所);卧起(寝卧和起身。多指日常生活诸事);卧榻之侧(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14) 倒伏;横陈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15) 又如:卧辙(卧于道路上阻止行车。后用作挽留去职官吏的用语);卧骨(谓死于沙场);卧翻(将牲兽翻倒)

    (16) 舍弃 。如:卧鼓(将战鼓弃置不用,使之废卧地上,表示时局清平无战事)

    (17) 燠,暖

    屈木为棬,以张生绢袋子,滤热乳,著瓦瓶子中卧之。——《齐民要术》

    (18) 又方言,专指用开水煮熟鸡蛋。如:卧个鸡子儿

    (19) 隐居 。如:卧云(卧于高山云海深处。比喻隐居);卧隐(隐居);卧龙(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龙凤雏(指诸葛亮与庞统。后引申指未为世用的英才)

    (20) 伏藏 。如:卧虎(伏藏的虎);卧龙(卧睡之龙);卧蛋(替强盗提供线索的人)

    (21) 停息 。如:卧鼓(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22) 趴伏

    卧右膝。——明· 魏学洢《核舟记》

    名词

    寝室 。如: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比喻自己的地盘不容许别人插足);卧内(卧室、内室)

    英文翻译

    lie down;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ng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o5 [宝安腔] ngo3 [东莞腔] ngo3
    ◎ 潮州话:o6

    宋本广韵

    [ju]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HWU
    五行:
    吉凶:
    仓颉: BMMC
    四角: 7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2)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具,供置也。——《说文》

    具,备也,办也。——《广韵》

    以食具告。——《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

    官备则具备。——《礼记·祭统》

    寿为具召武帝显。——《汉书·何武传》

    礼举仪具。——张衡《东京赋》

    具器械。——《孙子·谋攻》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具食(准备食物);具觞(备酒。觞:酒杯);具状(备办词状;写状子);具禀(备办上报的文件);具覆(备办回复的文件)

    (4) 写,题

    李具状求在狱。—— 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具草(拟稿,起草);具衔(题写官衔);知名不具;具结检验(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出具保证,以免对尸体、现场等进行检验)

    (6) 具备,有

    具乎其前。——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各具情态。——明· 魏学洢《核舟记》

    狱具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具寿(和尚的通称。师父呼弟子或长老呼少年和尚时常用。具有尽其寿命及法身慧命的意思);具眼(具有鉴别事物的见识和能力);具足(具备)

    (8) 判决;定案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名词

    (1) 用具;器械

    实战之具。——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奉生送死之具。——《史记·货殖列传》

    虑患之具。——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具器食(用食具盛放的便餐);具理(瓶罐之类的器皿);农具;文具;刑具;卧具;茶具;道具;餐具;量具

    (3) 才能;才干

    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干诚之具。——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酒席

    今有贵客,为具召之。——《史记》

    (5) 饭食

    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则佐长者视具。——《礼记·内则》。注:“馔也。”

    分曹携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副词

    (1) 完备;详尽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私见 张良,具告以事。欲呼 张良与俱去,曰:“无从俱死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具述(详细叙述);具言(详细说明);具考(详细推问);具论(详细讨论);具告(详细上告)

    (3) 假借为“俱”。都;全

    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火烈具扬。

    神具醉止。——《诗·小雅·楚茨》

    莫怨具庆。

    具馔于西塾。——《仪礼·士冠礼》

    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具发之。——《墨子·备梯》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荀子·修身》

    具答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具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具对所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4) 又如:具悉(完全了解);具然(自足的样子)

    量词

    用于表示尸体和某些器物的数量。如:一具尸体

    英文翻译

    tool, implement; draw up, write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6
    ◎ 客家话:[梅县腔] ki3 [宝安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ki4 [海陆丰腔] ki1 k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3 [沙头角腔] ki3 [东莞腔] ki3 [陆丰腔] gi5
    ◎ 潮州话:gu6 (kũ)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遇去聲合口三等gʰĭugyoh/gi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