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瓜叟

mài guā sǒu [ mai gua sou]
繁体 賣瓜叟
注音 ㄇㄞˋ ㄍㄨㄚ ㄙㄡˇ

词语释义

《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后以"卖瓜叟"指降为平民的贵族和官吏。

词语解释

  1. 《史记·萧相国世家》:“ 召平 者,故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贫,种瓜於 长安 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后以“卖瓜叟”指降为平民的贵族和官吏。 元 吴莱 《观姚文公集记赵江汉旧事》诗:“ 平阳 卖瓜叟,立教绘国黌。”

引证解释

⒈ 《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

秦破,为布衣,贫,种瓜於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
后以“卖瓜叟”指降为平民的贵族和官吏。 元吴莱《观姚文公集记赵江汉旧事》诗:“平阳卖瓜叟,立教绘国黌。”

卖瓜叟的网络释义

卖瓜叟

  • 卖瓜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ài guā sǒu,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 汉字详情

    mài [mai]
    部首: 223
    笔画: 8
    五笔: FNUD
    五行:
    仓颉: JNYK
    四角: 4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2) 同本义

    卖,出物货也。——《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贾谊《论积贮疏》

    有卖果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卖炭翁。——唐· 白居易《卖炭翁》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卖炭得钱;出卖(拿东西换钱);卖动(卖出去);卖缺(出卖官位);卖冰(天热时,贩卖冰水。引申指有利的时机或作事应掌握时机);卖婆(牙婆,以贩卖货物为生的妇女);卖婚(嫁娶时,多索财物作为聘金或嫁妆,有如买卖,故称卖婚);卖爵(买卖官爵);卖货(出售货物);卖春(卖娼;卖淫。指妇女出卖肉体);卖契(出售田产、货物等时立下的契约);卖妻鬻子(形容生活穷困,不能维持,而卖妻儿);卖文(写文章赚取酬劳)

    (4) 背地里害人以利己;背叛

    谄贵卖友。——《后汉书·李固传》

    (5) 又如:卖放(接受贿赂而私自放走);卖阵(受敌方收买而于阵前佯败;接受贿赂而向人提供情况);卖交(背叛朋友。出卖朋友间的交情);卖邻(出卖邻邦);卖友求荣(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地位)

    (6) 炫耀

    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看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红楼梦》

    (7) 又如:卖口(夸口);卖才(卖弄才华;显才);卖舌(卖弄口舌。即以巧语炫世);卖膏药(比喻说大话、吹牛皮);卖富(夸富;摆阔气);卖风流(卖风情,指女子浓妆艳抹,卖弄姿色以诱人)

    (8) 尽量使出来 。如:卖查梨(以花言巧语讨好或欺骗人);卖力气;卖力

    (9) 给予 。如:卖倒(卖定的,不可赎回);卖人情(故意给人好处,使人感激自己)

    (10) 〈方〉∶耍,扮 。如:卖解(江湖艺人玩耍的一种杂技,多由女子跑马献艺);卖嘴(耍嘴皮子);卖油嘴(犹言耍贫嘴);卖武(靠表演武术谋生);卖呆(装傻;发愣)

    量词

    旧时酒馆中称一整份菜为一卖

    景兰江叫了一卖一钱二分银子的杂烩。——《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sell; betray; show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maai6
    ◎ 潮州话:bhoi7

    宋本广韵

    guā [gua]
    部首: 504
    笔画: 5
    五笔: RCYI
    五行:
    仓颉: HVIO
    四角: 72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2)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诗·豳风·七月》

    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诗经集注》

    绵绵瓜瓞。——《诗·大雅·绵》

    (3) 又如:瓜田(种瓜的田);瓜润(瓜受到灌溉后,长得更为丰美);瓜练(冬瓜的瓤);瓜瓤(瓜肉)

    (4) 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 。如:瓜皮帽;瓜皮船;金瓜(简称“瓜”。一种充作仪仗的武器。长柄,上端作瓜形)

    (5) 瓜州

    (6) 古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

    (7) 治所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

    (8) 瓜洲,镇名 。又称瓜埠洲。在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

    (9) 通“蜗”( )。蜗牛

    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三国志·魏书·管宁传》

    动词

    (1) 瓜成熟

    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同“斋”,斋戒)如也。——《论语·乡党》

    齐侯使 连称、 管至父戍 葵丘,瓜时而往。——《左传·庄公八年》

    (2) 又如:瓜期(瓜代之期。官员任满由别人接任的日期);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同“瓜期”);瓜时(指瓜熟的时候)

    (3) 分割

    于时瓜剖区宇,蜂起英豪。——唐· 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

    (4) 又如:瓜剖(分割土地,同瓜分);瓜剖豆分(比喻国土被人侵占瓜分。也作“豆剖瓜分”)

    英文翻译

    melon, gourd, cucumber; rad. 97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a1 [台湾四县腔] gw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gua1 [陆丰腔] kua1 [梅县腔] gwa1 [宝安腔] ga1 [东莞腔] ga1 [海陆丰腔] gwa1 [沙头角腔] g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華麻二合平聲合口二等krua/koakwa
    sǒu [sou]
    部首: 228
    笔画: 9
    五笔: VHCU
    五行:
    仓颉: HXLE
    四角: 77407

    详细解释

    动词

    (会意。本作“叜”。意谓手拿火把在室内搜索。本义:求)搜索;搜查

    叜,老也。从又从灾。——《说文》。朱骏声注:“(叟)即搜之古文。从又持火,屋下索物也。会意。”

    合群叟。——《国语·齐语》

    名词

    (1) “叟”。假借为“傁”,老的男人。也用作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王曰叟。——《孟子·梁惠王上》。注:“叟,长老之称。”

    叟何人耶?——《庄子·在宥》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河曲智叟亡以应。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老叟;童叟无欺

    (3) 叟族 中国汉至六朝时,对今甘肃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等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泛称

    英文翻译

    old man; eld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eu3 [梅县腔] seu3 [台湾四县腔] seu3 [客英字典] seu3 [东莞腔] seu5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宝安腔] siu3
    ◎ 潮州话:so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后上聲開口一等səusux/s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