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房

běi fáng [ bei fang]
注音 ㄅㄟˇ ㄈㄤˊ

词语释义

古代在堂的北边的居室。

词语解释

  1. 古代在堂的北边的居室。

    《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上漏下湿,润浸北房。” 高诱 注:“北房,阴堂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在堂的北边的居室。

《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上漏下湿,润浸北房。”
高诱注:“北房,阴堂也。”
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北房造句

向院里看是前廊后厦的五间大北房,左右两侧分别建着东西厢房。
元大人全名元晋鹏,面善,两鬓带霜,乃刘青舟在原州探马营时的老上司,现任北房同知事。
北房东有夹道通向后院,六间正房掩映在两株枝叶繁茂的太平花后。
前后两个小四合院儿,前院有南房三间、北房三间,东西房各两间。
一个小小的管事都没把自己放在眼里,看来这就是二叔给自己的下马威了,沈重面上不动声色,看着北房门前闹闹哄哄的人群,心下想道。
在北房的廊子下面站着一个戴着蓝格子头巾的女孩子。
太阳的道路是弯曲的。我注意几次了。在立夏前后,朝阳能够照到北房的后墙,夕阳也能够照到北房的后墙。其他时间,北房拖着变深的影子。
清晨的小院里,紫薇树上几只蝴蝶、蜜蜂上下翻飞着,此时,北房当中鼾声交响、梦呓轻奏!“少爷,少爷赶紧起床了!”。
我数数,奶奶住的正方四间,我住的北房两间,东西偏厦六间,南屋三间,原来爸爸妈妈住的小跨院五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偏厦,就这么多。
一溜出廊的大北房,门窗高敞,歇山屋顶铺着绿色琉璃瓦,有树有草,像座好看的花园。
当时下着大雨,北房子村的电话接不通,刘金国愣是冒着大雨,跑了二里地给村民送信儿。北房造句。
她重新学会了俭朴,把租用的两间北房又退掉一间,靠自己的双手挣饭吃,洗衣、做饭、买粮、买煤,一切家务活计全部都自己拿了起来。
塑钢窗干净漂亮,推拉门装着双层玻璃,宽敞的大北房阳光明媚,窗台的蟹爪莲开得正艳。
大院南房为“倒座”,其进深比北房要宽一米,显得高大轩敞,其墙面留出一米高的“清水墙”,像是我们现在的“护墙板”,其实起到了“破白”作用。

汉字详情

běi [bei]
部首: 203
笔画: 5
五笔: UX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MP
四角: 121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动词

(1) 败北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英文翻译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1 ba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et7 [海陆丰腔] bet7 [梅县腔] bet7 [东莞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陆丰腔]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台湾四县腔] bet7 [宝安腔] bet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墨德開入聲開口一等pəkpok
fáng [fang]
部首: 413
笔画: 8
五笔: YNY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SYHS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2)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房,室在傍者也。——《说文》

房,室旁夹室也。——《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 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

记宰夫宴出自东房。——《仪礼·乡食礼》

在东房。——《书·顾命》

郤子登,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3) 又如: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房植(房室四角的柱);房奥(房室之深处)

(4) 泛指房屋

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庄子·知北游》

(5) 又如:库房(储存财物的房屋);住房;私房;房宇(屋宇,房子)

(6) 房间

店主王公迎接了,慌忙指派房头,堆放行旅。——《古今说》

(7) 又如:房卧(卧房;嫁妆);房头(房间);房户(房间门窗)

(8) 官署及办公处所 。如:房科(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房省(宫室,官署)。又指明清乡、会试分房阅卷处所。亦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房书(八股文的选集,所选的是进士的文章);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房差(房考官的差使)

(9) 祠堂;庙宇 。如:房祀(祠堂,庙宇);房庙(祠堂、庙宇)

(10) 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

蜂房不容鹄卵。——《淮南子·泛论》

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

(11) 又如:心房;蛎房

(12) 房族及其宗支的单位

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儒林外史》

(13) 房族,近支宗亲。如:房亲(指家族近支宗亲);房分(家族的分支);房长(家族内各房的掌管人);房分兄弟(同宗而非嫡亲的堂房弟弟)

(14) 宗族分支单位。如:房头;左房;次房

(15) 妻室

本房的丫環忙捧上茶子。——《红楼梦》

(16) 又如:正房;偏房;填房;房内(妻子);房老(僧之妻)

(17)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如:茶房;门房;账房;房牙子(以说合房产买卖或租赁为职业的人)

(18) 铺子或商店 。如:药房

(19) 箭袋,箭筒 。如:房箙(盛箭之器)

(20) 俎,祭器

神来饷,房俎陈。——《清史稿》

(2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如:房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之第四宿);房星(星宿名。即房宿。古时以之象征天马);房心(二十作宿中房宿和心宿的并称);房驷(即房宿);房灵(房星之神,房星)

(22) 姓

量词

(1) 用于植物的果实等物,相当于“串”、“个”

今有马乳蒲萄,一房长二尺余。——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用于妻妾,相当于“个”

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古今小说》

英文翻译

house, building; room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fo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piong2 [海陆丰腔] fong2 [梅县腔]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aŋbyang/b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