匌帀
注音
ㄍㄜˊ ㄗㄚ
词语释义
1.亦作"匌匝"。 2.周遍;环绕。
词语解释
亦作“ 匌匝 ”。周遍;环绕。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赋》:“鰅鱅兮赤尾,黿鼉兮匌匝。”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匌帀何处逃汝刑。”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蓊匌川气黄” 清 仇兆鳌 注:“蓊匌,水气蓊鬱而匌匝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匌匝”。周遍;环绕。
引南朝梁江淹《江上之山赋》:“鰅鱅兮赤尾,黿鼉兮匌匝。”
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匌帀何处逃汝刑。”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蓊匌川气黄” 清仇兆鳌注:“蓊匌,水气蓊鬱而匌匝也。”
汉字详情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閤 | 古沓 | 見 | 合 | 入聲 | 合 | 開口一等 | 覃 | 咸 | kop | kɒ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