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武术用语。指用腿勾或扫倒对方。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 李阿虎 叫声刚刚停止, 阿兴 就呼的一声跳上来,一‘勾镰腿’往汉子的腿弯上扫去。”
引证解释
⒈ 武术用语。指用腿勾或扫倒对方。
引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李阿虎叫声刚刚停止, 阿兴就呼的一声跳上来,一‘勾镰腿’往汉子的腿弯上扫去。”
勾镰腿的网络释义
勾镰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ōu
动词
(1) 本作“句”。弯曲 。如:勾垂(弯曲低垂);勾着背;勾曲
(2) 删除或截取
谢安已令吏部郎 袁彦伯撰策文,文成, 安辄勾点,令更治改。——《魏书·司马叡传》
把报上的新词勾出来
(3) 又如:勾除(勾销,除掉);勾抹(勾除;抹掉);勾却(勾销,取消)
(4) 勾勒(用笔先勾一个轮廓) 。如:勾染(勾勒渲染);勾填(勾勒填描)
(5) 勾结
都是这些和尚勾合光棍,在外诈作客商模样。——清· 艾衲居《豆棚闲话》
(6) 又如:勾哄(勾结哄骗);勾合(勾结;串通,结合)
(7) 勾引,引诱
他在王婆茶房里,和 武大娘子勾搭上了。——《水浒传》
(8) 又如:勾将(引杀;纠集);勾惹(引逗,挑逗);勾挑(勾引挑逗);勾戏(勾引调戏);勾肆(勾拦瓦肆的简称。宋元时说书演戏的场所,后来也指妓院);勾拽(勾引)
(9) 捉拿,逮捕
其实犯死罪免死充军者,以著伍后所生子孙替役,不许勾原籍子孙。——《明史·刑法志》
(10) 又如:勾提(捉拿,拘捕);勾摄公事(拘捕罪犯);勾追(追捕,捉拿);勾取(捉拿);勾致(拘捕)
(11) 调和使粘 。如:勾点杂合面;勾一锅粥给大家吃
(12) 得到 。如:勾唤(传唤);勾扰(传唤干扰);勾集(召集);勾军(征兵);勾迁(征调,调遣)
名词
(1) 古代指不等腰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 。如:勾股弦定理
(2) 另见
gòu
名词
圈套 。如:勾中(圈套)
形容词
(1) 用同“够”。足够;能够
这米则有一石六斗,内中又有泥土糠皮,舂将来则勾一石多米。——《陈州粜米》
(2) 又如:你勾得着那么高吗?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eu1 geu2 keu1 gio1 gio3 [陆丰腔] geu1 [客英字典] geu1 keu1 [宝安腔] giu1 [客语拼音字汇] geu1 [海陆丰腔] kieu1 [东莞腔] ge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鉤 | 古侯 | 見 | 侯 | 平聲 | 尤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ku/kou | k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廉声。本义:农具名。即“镰刀”)
(2) 同本义
镰,锲也。——《说文》
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镰。——《方言五》
(3) 又如:佩镰;两刃镰;开镰收割的季节,村里人都很忙
(4) 锋利的棱角
凡箭镞胡合嬴者四镰。——《方言九》。注:“棱也。”
(5) 又如:镰利(比喻议论或笔锋锐利如镰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娜奄5 [潮州、饶平]罗奄5 ,niam5 [潮州、饶平]liam5 [澄海]niang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胫和股的总称 。人和动物主要用来支承身体并使身体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特别是以行走的方式)的肢体之一
石人战摇腿。——唐· 韩愈《嘲鼾睡》
(2) 又如:腿花(棍子打在腿上;腿伤);大腿;粗腿;腿股(大腿);腿脡(腿码,腿銗腿,言其直而修长);腿胯(腰以下至大腿的部分。常指奔跑时用力之处);腿套(套在裤外使小腿保暖的用品);腿腕(脚与小腿之间的部分);腿裆,腿洼子(两股之间;胯下);腿弯(股胫间弯曲处)
(3) 在用途上或形状上和动物的腿类似的东西 。如:腿曲裢子(一种挂在腰带上的褡裢);腿繃(腿絣。绑腿一类的用品);桌子腿
(4) 供食用的动物大腿,尤指鲜的、腌制的或熏制的猪大腿 。如:云腿;南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i3 [宝安腔] tui3 [海陆丰腔] tui3 [东莞腔] tui3 [沙头角腔] tui3 [梅县腔] tui3 [客英字典] tui3 [陆丰腔] tui3 [客语拼音字汇] t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骽 | 吐猥 | 透 | 灰 | 上聲 | 賄 | 合口一等 | 蟹 | 灰 | tʰuɒi | thuaix/thu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