勀剥

kè bāo [ ke bao]
繁体 勀剝
注音 ㄎㄜˋ ㄅㄠ

词语释义

苛刻。勀,同"克"。

词语解释

  1. 苛刻。勀,同“ 克 ”。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砥斋集》引 清 王宏 《甲申之变论》:“ 顺治 初 山阴 王思任 寄书 龙门 解允樾 ,其词悖慢,追咎 神宗 、追咎 熹宗 不已也,终之曰继之以 崇禎 勀剥自雄。呜呼…… 思任 亦人臣,何其忍於刻责而肆为无礼之言以至此哉!”

引证解释

⒈ 苛刻。勀,同“克”。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砥斋集》引清王宏《甲申之变论》:“顺治初山阴王思任寄书龙门解允樾,其词悖慢,追咎神宗 、追咎熹宗不已也,终之曰继之以崇禎勀剥自雄。呜呼…… 思任亦人臣,何其忍於刻责而肆为无礼之言以至此哉!”

勀剥的网络释义

勀剥

  • 勀剥是汉语词汇,读音是kèbāo,解释为苛刻。出自《越缦堂读书记·砥斋集》。
  • 汉字详情

    [ke]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DQLN
    仓颉: JUKS
    四角: 4422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khok/qokkʰək
    bāo,bō [bao,bo]
    部首: 208
    笔画: 10
    五笔: VIJH
    仓颉: NELN
    四角: 12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

    或剥或烹。——《诗·楚茨》

    (2) 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3) 另见

    英文翻译

    peel

    方言集汇

    ◎ 粤语:bok1 mo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海陆丰腔] bok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角入聲開口二等pɔkpruk/pe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