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加码
(1) 抬高价钱
(2) 增加赌注
(3) 提高数量指标
词语解释
旧指交易者于已买或已卖之后,再增加其购买额或出售额。因市场中俗称数量、数目为码子,故称增加交易额为加码。今多指提高数量指标。
引证解释
⒈ 旧指交易者于已买或已卖之后,再增加其购买额或出售额。因市场中俗称数量、数目为码子,故称增加交易额为加码。今多指提高数量指标。
加码的国语词典
一种为商品订价的方法。在成本之外,酌加若干百分数,作为利润,以决定产品售价。
加码的网络释义
加码
加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2) 同本义
加,语相增加也。——《说文》
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左传·襄公十三年》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论语》
弗敢加也。——《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加叶添枝(加油添醋,加油加醋,加油添酱。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述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加诸(诬谤;凌驾于;乱说);加诬(虚构诬陷)
(4) 增加
臂非加长。——《荀子·劝学》
声非加疾。
何以复加。——《汉书·李广苏建传》
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加注解;加符号;加一钱(收到本金十分之一的高利贷);加二(二成);加绪含容(增加功绩,包含宽容。绪:功绩);加纳(加官受职);加年(年龄增长);加兵(增加兵力)
(6) 放在上面,加上
加彘肩上。——《史记·项羽本纪》
加以金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三缢加别械。——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加额(把手放在额头,表示庆幸或敬意);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著冠);加笄(以簪束发。古代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表示成年)
(8) 施加;强加
加之以师旅。——《论语·先进》
加诸彼。——《孟子·梁惠王上》
加兵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9) 又如:加功(施工);加惠(施加恩惠)
(10) 参加;加与 。如:加盟(参加某一团体或组织)
(11) 凌驾,侵凌
加胜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
(1)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加”,“愈加”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至又加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加二(—
方言。更加;加倍);加丰(更加丰富);加损(愈加减少);加顺灵祗(更加顺应神灵的意思)名词
(1) 益处;好处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陆丰腔] ga1 [沙头角腔] ga1 [宝安腔]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 潮州话:gi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嘉 | 古牙 | 見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kra/kea | k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码碯(亦作“玛瑙”。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
码,码碯,石次玉也。——《玉篇》
(2) 表示数目的符号 。如:数码,页码;暗码;明码;号码;密码;价码
(3) 计算数目的用具 。如:筹码,砝码;码目(犹数目);码钱(赌博时用以代现金的筹码);码洋(旧时指商品上标的有折扣的定价)
(4) 英制长度单位,美制码等于0.9144米,在英国,则1码等于保存在威斯敏斯特商务部标准局的青铜棒两个金塞子上横线标记之间的距离(在62°F时)
(5) 指垒成的堆。相当于垛 。如:码头(船只停泊处;指交通便利的商业城市;旧指流氓活动霸占的地盘)
量词
(1) 用于事情。如:两码事;这是一码事
(2) 被垒成堆的东西的数量。如:一码柴禾
动词
(1) 〈方〉∶垒起;通常指整齐地堆积或摞起 。如:码砖;码积木
(2) 撂下不管
照市井上外话说,这就叫“把朋友码在那儿”了。——《儿女英雄传》
(3) 又如:码下(撂下;搁在一旁不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