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

gōng fu [gong fu]
注音 ㄍㄨㄥ ˙ㄈㄨ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功夫 gōngfu

(1) 武术技能,有时也代指武术

练功夫
effort;skill of Chinese boxing and sword play

(2) 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也作“工夫”

吾乃当以十九日亲祠,而昨出已见治道,得雨更治,徒弃功夫。——《三国志·沙帝纪·齐王芳》
time

(3) 素养、本领、造诣

art;craftsmanship;skill

词语解释

  1. 工程夫役。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悉发掘陵墓,取宝物” 裴松之 注引《续汉书》:“又 陇石 取材,功夫不难。 杜陵 南山下有 孝武 故陶处,作塼瓦,一朝可办。”《三国志·吴志·王肃传》:“闻 曹真 发已踰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是贼偏得以逸而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

  2. 谓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唐 元稹 《琵琶歌》:“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功夫人不知。” 唐 秦韬玉 《燕子》诗:“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功夫。” 王润滋 《卖蟹》:“功夫不负有心人。”

  3. 时间。

    唐 元稹 《琵琶》诗:“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听。”《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每日只去查点家财杂物,那有功夫走到父亲房里问安。”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 银凤 在门外说没功夫,两个就奔出了大门。”

  4. 本领;造诣。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 宋文帝 书自谓不减 王子敬 。时议者云:天然胜 羊欣 ,功夫不及 欣 。”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下:“而至 老杜 之地者,亦无事乎‘崑体’功夫。” 秦兆阳 《苏醒》:“他原本有一套祖传的武艺功夫。”

  5. 特指武术。

    《人民日报》1984.7.31:“也有画 中国 ‘功夫’的,画面上拳击格斗,棍棒相迎,飞脚踢刀,好不热闹。”《深圳特区报》1986.3.13:“ 中国 功夫和西洋拳击,究竟谁优谁劣,这是中外人士均感兴趣的问题。”

引证解释

⒈ 工程夫役。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悉发掘陵墓,取宝物” 裴松之注引《续汉书》:“又陇石取材,功夫不难。

杜陵南山下有孝武故陶处,作塼瓦,一朝可办。”
《三国志·吴志·王肃传》:“闻曹真发已踰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是贼偏得以逸而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

⒉ 谓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唐元稹《琵琶歌》:“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功夫人不知。”
唐秦韬玉《燕子》诗:“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功夫。”
王润滋《卖蟹》:“功夫不负有心人。”

⒊ 时间。

唐元稹《琵琶》诗:“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听。”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每日只去查点家财杂物,那有功夫走到父亲房里问安。”
柳青《铜墙铁壁》第六章:“银凤在门外说没功夫,两个就奔出了大门。”

⒋ 本领;造诣。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宋文帝书自谓不减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不及欣。”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而至老杜之地者,亦无事乎‘崑体’功夫。”
秦兆阳《苏醒》:“他原本有一套祖传的武艺功夫。”

⒌ 特指武术。

《人民日报》1984.7.31:“也有画中国 ‘功夫’的,画面上拳击格斗,棍棒相迎,飞脚踢刀,好不热闹。”
《深圳特区报》1986.3.13:“中国功夫和西洋拳击,究竟谁优谁劣,这是中外人士均感兴趣的问题。”

功夫的国语词典

武术。

如:「功夫演员」。

功夫的网络释义

功夫

  • 《功夫》是由周星驰执导,周星驰、曾谨昌、霍昕、陈文强编剧,周星驰、梁小龙、元华等主演的动作喜剧类电影,于2004年12月23日在中国上映。
  • 影片讲述了一个街头混混变成一代武术家,一个本性善良的黑帮流氓改邪归正的故事。
  • 功夫 (汉语词语)

  • 功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ōng fu。一般指代身怀武术技能。同时也可指本领、做事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三国志·魏书·齐王芳》等史书均有相关记载。
  • 功夫的翻译

    英语: skill, art, kung fu, labor, effort
    德语: chinesische Kampfkunst, Kungfu, Kung Fu (S)​, Können, Fähigkeit, Geschick, Kunstfertigkeit (S)​, Mühe, Anstrengung, Arbeit (S)​, Zeit und Mühe, Zeitaufwand, benötigte Zeit (S)​
    法语: temps, art, habileté, travail, kung-fu, art martial

    功夫造句

    爷爷是民间艺术家,古筝弹得很有功夫。
    米卢调兵遣将的功夫实在了得!
    这种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
    传说中古人降龙伏虎的功夫实在了不得。
    吴导演把中国功夫带入好莱坞,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电影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老校长的毛笔字写得很有功夫,笔调自然流利。
    只要下功夫,外语是可以学好的。
    功夫要练到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地步是很不容易的。
    他以瞒天过海的功夫骗得了群众的信任。
    诗文精妙的地方都隐在字里行间,不下一番含英咀华的功夫,是无法体会的。
    这二位的功夫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低。
    他把功夫用在了早经人们证实是不能成立的假设上,其结果是镂冰雕朽,徒劳而已。
    我们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要写好作文,只有下功夫多读多练,此外没有别的办法。
    做学问,搞科研,都需要水磨功夫。
    他在武术上的功夫精深,遐迩闻名。
    那个人的功夫很厉害,谁也不敢惹他。
    要写好论文,这就必须下一番爬梳剔抉的功夫。
    我们学习要狠下功夫,不断努力,并且使自己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A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S
    四角: 1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 同本义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

    (4) 事情;工作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豳风·七月》

    惟荒度土功。——《书·益稷》

    事求可,功求成。——《庄子·天地》

    (5) 物理学名词。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如:作功;机械功

    (6) 功夫。指技术和技术修养造诣 。如:唱功;练功;基本功;功架;做功;用功;下苦功

    (7) 功德;恩德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8) 通“工”

    (9) 事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大雅·崧高》

    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10) 土木营造之事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汉书·食货志上》

    (11) 工程和劳动人力

    陇右取材,功夫不难。——《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英文翻译

    achievement, merit, good resul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东莞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宝安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 潮州话:gong1 (k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

    功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