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卓著

gōng xūn zhuó zhù [gong xun zhuo zhu]

词语释义

形容人功劳,贡献很大。

功勋卓著造句

王大爷是一位功勋卓著的人民艺术家。
这位出生入死的老将军,百战百胜,功勋卓著。
王爷爷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红军,我们都非常尊重他。
王爷爷曾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海军军官。
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百年风雨,百年沧桑,百年树人,英才辈出,母校功勋卓著。今天,母校百年庆典,我们衷心祝愿母校发扬优良传统,为培育时代英才,再谱华丽篇章。
马坤大人虽功勋卓著,但为官还算清廉,爱兵如子,从不居功自傲,受到军民的爱戴。
抗战时,两株古槐悬钟报警,为抗日军民传递信息,称为“消息树”,功勋卓著。
……唐公忠心事主,功勋卓著……突遭蒙面响马所袭,唯唐公及子世民、女秀宁得脱,其余长子建成以下随从人等三十八口皆惨遭屠戳……
青春奉献给军营,智慧缔结出奇迹,忠诚抒写出辉煌,使命锻造出军魂,责任担当起未来,祝福发送出祝福。八一建军节,祝人民子弟兵节日快乐,功勋卓著!
她是法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所辖马基游击队的一名领导者。她也是二战期间联军内最功勋卓著的女军人。
十二个“铁帽子王”因为其祖先功勋卓著,被赐世袭、不降封典。
军旅戎马走天涯,冲锋陷阵不可挡;保家卫国洒热血,抢险抗灾勇在前;捍卫主权扬国威,强我中华国运昌。八一建军节,愿人民军队功勋卓著,再续辉煌!
现在,他是天下瞩目的一方主帅,过五关、斩六将、义释华容、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的汉寿亭侯,赫赫扬扬,功勋卓著,把曹操吓得差点迁都的人物。
中唐倡导“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的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功勋卓著,在诗歌艺术上也成就非凡。
一位功勋卓著的独臂将军曾以特殊的胆略和气势组织大庆会战,把我国石油产业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了。
我二位主母均武艺精通,深明韬略,多年来追随主公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功勋卓著。
张爱萍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神剑将军”,而且多才多艺,在书法艺术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和一定的影响。
满宠将军历魏三代,功勋卓著,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满宠将军即便有心自比廉颇,也待我等商榷。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A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S
四角: 1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 同本义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

(4) 事情;工作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豳风·七月》

惟荒度土功。——《书·益稷》

事求可,功求成。——《庄子·天地》

(5) 物理学名词。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如:作功;机械功

(6) 功夫。指技术和技术修养造诣 。如:唱功;练功;基本功;功架;做功;用功;下苦功

(7) 功德;恩德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8) 通“工”

(9) 事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大雅·崧高》

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10) 土木营造之事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汉书·食货志上》

(11) 工程和劳动人力

陇右取材,功夫不难。——《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英文翻译

achievement, merit, good resul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东莞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宝安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 潮州话:gong1 (k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
xūn [xun]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KM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OKS
四角: 648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作“勲”,从力,熏声。古文从力,员声。本义:特别大的功劳)

(2) 同本义

勲,能成王功也。从力,熏声,古文員声。——《说文》

勲,功也。——《尔雅》

王功曰勲。——《周礼·司勲》

圣有谟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勋功有章。——《尹宙碑》

追思嘉勋,实不可忘。——《三国志·郭嘉传》

策勋十二转。——《乐府诗集·木兰诗》

勋重于当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3) 又如:勋胤(功勋的后代);勋垂竹帛(功勋载入史册,流传后世);勋力(功劳);勋旧(有功勋的故旧大臣)

(4) 奖章 。如:授勋

(5) 勋官

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6) 又如:勋卫(侍卫的官);勋要(达贵显要);勋附(帝王家族及近臣)

(7) 姓

英文翻译

meritorious deed; merits; rank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 潮州话:heng1 (hurng)「揭阳」hêng1「潮阳」hing1

宋本广韵

zhuó [zhuo]
部首: 223
笔画: 8
五笔: H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AJ
四角: 214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2) 同本义

卓,高也。——《说文》

十日卜为卓。——《续汉书·五行志》

如有所立,卓尔。——《论语》

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论衡》

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

不胶者卓矣。——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卓荦不羁(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卓尔独行(超越众人);卓夺(作出高明的决断);卓殊(卓越,特异);卓逸(卓越超绝)

(4) 高远;遥远

卓行殊远而粮不绝。——《汉书·霍去病传》

卓如日月。——《后汉书·祭遵传》

必有卓诡切至。——《汉书·刘辅传》

使卓然可观。——《汉书·成帝纪》

(5) 又如:卓远(遥远);卓望(远望);卓卓(高远的样子);卓行(远行);卓阔(高远广大)

(6) 正中 。如:卓午

(7) 独特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庄子》

(8) 直立

王英两脚蹬空,头盔倒卓,撞下马来。——《水浒传》

(9) 又如:卓坚(直立);卓笔(直立的笔);卓锥(立锥)

名词

(1) 白额的马

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中庭西上奠币,再拜稽首。——《仪礼》

(2) 姓

卓文君。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

动词

(1) 建立;竖立

僧于言下大悟。遂云,某甲自今已后,向无人烟处卓个草庵。——《古尊宿语录》

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 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 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卓肩(耸着肩膀);头盔倒卓;卓地(直立于地)

(3) 停;停留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唐· 温庭筠《思帝乡》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五代· 薛昭蕴《浣溪沙》

英文翻译

profound, brilliant, lofty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zoek3
◎ 客家话:[梅县腔] zok7 [宝安腔] zok7 [客英字典]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海陆丰腔] zok7 [东莞腔] z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陆丰腔] zok7
◎ 潮州话:doh4 (to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竹角入聲開口二等ţɔktruk/teok
zhù,zhuó,zhe [zhu,zhuo,zhe]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FTJ
姓名学:
仓颉: TJKA
四角: 44604

详细解释

zhù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世说新语·仇隙》

此臣素著狂直于也。——《汉书·朱云传》

(2) 又如:著海内(天下著名);昭著(明显);卓著(突出的好);著姓(有显著名声的家族;使姓氏显著);著号(著名;著称)

动词

(1) 显现;显扬

其不善而著其善。——《礼记·大学》

诚则形,形则著。——《礼记·中庸》

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韩非子·功名》

病郑也。著 郑伯之罪也。——《谷梁传·僖公六年》

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以著其洁。——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最著者二。——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又

华林部独著。

(3) 又如:颇著成效;著白(明白);著相(佛教语。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形象状态)

(4) 写作;撰述,用文字显明地表述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仆诚已著此书。——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著《灵宪》。——《后汉书·张衡传》

著书之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携所著书。——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著作郎(主管天下文章、著作的官吏);著作人(古人称为著作者。指书籍的作者);编著(参考利用已有的资料写成书)

(6) 画图

尧、 舜所以昌, 桀、 纣所以亡,皆著于堂。——《淮南子》

(7) 明了

彼知丘之著于己也。——《庄子》

(8) 登记,记载

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论游户自实》

(9) 又如:著令(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著名(写上名字或名称);著籍(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记名于某学者门下为弟子;登记在户籍上)

(10) 标出

书其贾数而著其物,若今时题署物。——《周礼》

(11) 建立;引申为成就

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12) 又如:著庸(立功);著称(命名。给予名称)

名词

(1) 作品 。如:名著(有价值的出名著作);原著(著作的原本);论著(带有研究性的著作);新著

(2) 土著 。指定居不迁的人

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后汉书》

zhuó

暂无详细释义

zhe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anifest; (Cant.) to w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oek3 zoek6 zy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k8 tiok8 chok7 diau2 zhu5 (do3) [宝安腔] zok7 | zu5 | cok8 [台湾四县腔] cok8 tiok8 zok7 diau2 zu5 (do3) [客英字典] zhu5 | chok7 [陆丰腔] zhu6 [梅县腔] zhu5 [东莞腔] zu5 [客语拼音字汇] cog6 dau3 do3 zog5 zu4 [梅县腔] zu5
◎ 潮州话:多污3 多腰4 ,du3(tù) diêh4/dioh4(tie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魚平聲開口三等ɖʰĭodrio/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