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灭

jiǎo miè [jiao mie]
繁体 剿滅
注音 ㄐ一ㄠˇ ㄇ一ㄝ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剿灭 jiǎomiè

(1) 征讨消灭

剿灭土匪
exterminate

词语解释

  1. 征讨消灭。

    《红楼梦》第七八回:“想其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天兵一到,化为乌有。”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对于流寇馀党,便须得一律剿灭,免留馀祸。”

  2. 勦滅:征讨消灭。

    明 唐顺之 《牌》:“今朝廷命大将统兵十万,勦灭汝等。” 明 无名氏 《齐天大圣》第二折:“务要勦灭了此妖魔, 玉帝 必然重加神位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前 厄鲁忒 噶尔丹 之役,官兵不能悉体朕意,即行勦灭,致失机会,罔奏肤功。”

引证解释

⒈ 征讨消灭。

《红楼梦》第七八回:“想其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天兵一到,化为乌有。”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对于流寇馀党,便须得一律剿灭,免留馀祸。”

⒉ 勦滅:征讨消灭。

明唐顺之《牌》:“今朝廷命大将统兵十万,勦灭汝等。”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二折:“务要勦灭了此妖魔, 玉帝必然重加神位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前厄鲁忒噶尔丹之役,官兵不能悉体朕意,即行勦灭,致失机会,罔奏肤功。”

剿灭的国语词典

清剿消灭。《西游记.第二回》:「领众杀进洞中,将那大小妖精,尽皆剿灭。」《红楼梦.第七八回》:「想其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天兵一到,化为乌有,不必深论。」也作「勦灭」。

剿灭的网络释义

剿灭

  • 剿灭:汉语词汇
  • 剿灭:水树奈奈的单曲
  • 剿灭 (汉语词汇)

  • 剿灭,汉语词汇。
  • 拼音是jiǎomiè,
  • 是指征讨消灭。
  • 剿灭造句

    那位年轻的国王为了国家的稳定亲自率军北伐,剿灭叛军。
    好了,本将有些乏了,智深你先回去准备准备明日随军出发吧,你单人独马剿灭白波山贼之功绩,某已上报朝廷,相信不久嘉奖令就会下来了。
    旬月之前,皇帝已委任察罕特木尔总督天下兵马,剿灭各处叛贼。
    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
    特种部队像秋风扫落叶般剿灭了土匪。
    与俄罗斯斡旋确立中亚边境以及剿灭蒙古人。
    若是刘氏负君,可速来降,荆王爱才若渴,他日必委君重任,执掌三军,剿灭曹贼,不失君平生之志也。
    不善,就是恶,以前所行的种种恶,逼父,杀兄,害弟,荡平六十四处烟尘,剿灭七十二处草寇,南征北伐,杀人无数,以至无数枉死冤魂叫冤报怨,这些都是可以改的。
    夫君日前亲冒失石,率兵剿灭黄巾贼寇,为朝廷立下汗马之功。
    主公曾听那小黄门言,冀州卢植大军剿灭黄巾不力,皇帝已经让河东太守董卓去取代卢植的位置,以来对付广宗的张角。
    后来,在鲁敬修的亲自围剿下,冷奇峰及血福音教教徒被悉数剿灭,接受不了惨败的冷奇峰一怒之下以手插喉而亡。
    正是隐逸后复出,手创联义会,剿灭赤毒人,名满天下的叶孤先生。
    望我皇早发天兵,剿灭山匪,以示皇恩浩荡,黎民百姓则举手加额,弹冠相庆。
    元兵剿灭袁州明教义军,常遇春、彭莹玉侥幸逃脱。
    这些水贼的头头号称大运河四水鬼,听说武功了得不说,而且更是泅水的高手,所以很多人组织剿灭他们都无功而返。
    我鲁国四方连境,皆有守备,扫灭盗贼,何故不可也?且子为司寇,剿灭盗贼乃吾子之职份,何言不能禁止?
    我与你不同,此时乃是一致剿灭黄巾之际,不会以私废公。
    献忠见川人心恋故主,愤闷之极,势若颠疯,即下令剿灭川人。
    万民围绕我。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呵呵,传鹰大哥不必如此,这马匪张狂,自然有很多仁人义士前来帮忙剿灭他们。

    汉字详情

    jiǎo,chāo [jiao,chao]
    部首: 208
    笔画: 13
    五笔: VJSJ
    五行:
    仓颉: VDLN
    四角: 22900

    详细解释

    chāo

    动词

    (1) 抄袭

    毋剿说,毋雷同。——《礼记·曲礼上》

    (2) 又如:剿拾(袭取);剿袭(剽窃人言以为己说)

    (3) 另见 jiǎo

    jiǎo

    动词

    (1) (形声。从刀,巢声。本义:劳累,使辛勤劳累)

    (2) 同本义

    勦,劳也。从力,巢声。——《说文》

    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左传·昭公元年》

    今公子苟好勦民以偷乐。——张衡《东京赋》

    无及于郑而剿民,将焉用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3) 灭绝,征剿

    无用勦绝其命。——《书·甘誓》

    断勦奸回之偪。——《后汉书·何敞传》

    剿凶虐兮截海外。——班固《封燕然山铭》

    (4) 又如:围剿;剿绝(杀灭;灭绝);剿洗(剿灭净尽);剿杀(犹剿戮);剿戮(戮灭;杀戮);剿断(截断,打断);剿截(斩断);剿捕(讨伐逮捕);剿擒(剿捕);剿荡(讨伐荡平)

    (5) 另见 chāo

    英文翻译

    destroy, exterminate, annihi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u1 z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u3 ziau1 [海陆丰腔] ziau3 [客语拼音字汇] jiau3 [陆丰腔] ziau3 [东莞腔] giau3 [宝安腔] ziau3 [台湾四县腔] ziau3
    ◎ 潮州话:cau1 z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miè [mie]
    部首: 414
    笔画: 5
    五笔: GOI
    五行:
    仓颉: MF
    四角: 10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威( 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4) 消失,隐没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5)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6) 熄灭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8) 淹没

    过涉灭顶。——《易·大过》

    (9) 涂抹改动 。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英文翻译

    extinguish; wipe out, ex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it6
    ◎ 潮州话:mig8(mîk) [揭阳]mêg8 [潮阳]miag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