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

jiǎo fěi [ jiao fei]
注音 ㄐ一ㄠˇ ㄈㄟˇ

词语释义

剿匪 jiǎofěi

(1) 剿灭土匪

send armed force to suppress bandit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end armed force to suppress bandits] 剿灭土匪 剿灭土匪;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国共内战时期特指国民革命军对共产势力的清除。

剿匪的国语词典

消灭盗匪。

如:「梁山一带屡传打家劫舍事件,官府已决定派兵上山剿匪。」

剿匪的网络释义

剿匪

  • 在中共的解放战争统计中,指出经过艰苦奋战,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俘虏458万人,毙伤171万余人,投诚63万余人,起义和接受改编114万余人),投诚﹑俘虏和击毙旅级或少将以上高级将领1686名,解放了除西藏及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以外的全部国土。近年又有人提出加上45年9月到开打前,以及一直持续到53年年底数年的剿匪行动是1065万(剿匪的时间段比50年6月晚很多,一直到53年年底)。
  • 剿匪
  • 拼音:jiǎofěi
  • 英文:[send armed force to suppress bandits]
  • 现在也可特指打游戏
  • 汉字:剿 笔画:13
  • 读音为:立刀旁儿(lìdāopángér)
  • 笔顺:折折折横折横横横竖撇捺竖竖
  • 剿jiǎo讨伐,消灭:剿除。剿灭。征剿。围剿。劳累:剿民(使百姓劳累)。剿chāo以别人的语言文句作
  • 汉字:匪 笔画:10
  • 拼音:fěi 五笔:adjd
  • 部首:匚 读音为:三匡栏儿(sānkuāngér)
  • 笔顺:横竖横横横竖横横横折
  • 匪fěi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匪徒。匪首。叛匪。不,不是:匪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获益匪浅。盗笔
  • 剿匪的翻译

    英语: to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法语: envoyer des forces armées pour réprimer

    剿匪造句

    解放初,解放军剿匪部队曾在这里消灭过一股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匪徒。
    剿匪除霸,为人民报仇雪恨。
    明明自己是土匪,却打着剿匪的旗号招摇撞骗,这难道不是贼喊捉贼吗?
    各位,鹿邑本来就靠近两省交界的地方了,这边还算太平,在交界的地方,地形复杂,剿匪不易,两省官府又都推诿责任,结果就成了两不管的地方。
    这次虎山剿匪丰厚的收益,让小球员们对剿匪这项很有前途的工作越发有兴趣起来,而谢锋有意培养让这些小孩子们多见见血,非但不组织,反而乐观其成。
    至于剿匪的左良玉,虽然还没有辽镇那般声势,但是今年三月溃兵数十万,声言饷乏,欲寄帑于南京,提兵东下,艨艟蔽江。
    窦马利和喜功曾经同属一个剿匪队。在战争中,剿匪队在本村进行了敲骨吸髓的劫夺。
    真正打了一场的是剿匪战斗,打得很漂亮。
    诸葛亮见大事完毕,集结县内众人,请出金旋训话,以剿匪用兵之名调城中驻军二千赴长沙,改编在甘宁部下。
    雪乡影视城的土匪窝、跑马场、木屋、栈桥、吊楼、地窖子、白桦林形成了一道原始的人文风情,再现了东北剿匪时期的林海雪原。
    讲述建国前后一段特殊的反特剿匪故事,描述了一段男女主人翁的爱恨情仇,反映了在那个动乱年代里人们的无奈和生活。
    李大侠总是这么仪表堂堂,似乎他这一趟出去,不是去剿匪,而是携眷郊游,意气风发得紧。
    如今村里几乎已经没有粮食了,就当我们今日要与山匪拼命之时,有善人相助,但为你们报仇的日子看来还是遥不可及啊,没有大军剿匪,难如登天。
    黎谈话时,对剿匪方针表示怀疑,与汉卿昨日所言者如出一辙;知其受毒已深,痛切诫斥之。
    她成天往西厢跨院的姐姐家里钻,不是缠着姐夫讲药材种植或龙脊山剿匪的故亊,就是越俎代庖做一些丫环的事,以伺候龙八海为乐。
    来了象州没几个月,他专门带兵剿匪、好打抱不平、为民请命、赈济穷人。
    尤其是粮食,这百余名土匪竟然囤积了这么多的粮食,大大超乎徐国仁的预料,上次剿匪可没有发现多少粮食,也可能和梅山水寇们靠水吃水有关。
    到时只需一颗信号弹,剿匪分队就会兵不血刃地占领整个匪巢。
    这次我出去剿匪练兵,想为你们在收一员大将,你却诬陷我通匪,置我于死地;韩浩小儿,今天老子就顺天应命,取了你的狗头祭旗。
    同时剿匪前线指挥部,还要协调驻在信阳和武胜关的西北军,孙连仲所部,冯治安旅;还有驻在南阳的石友三所部,过之庄旅。

    汉字详情

    jiǎo,chāo [jiao,chao]
    部首: 208
    笔画: 13
    五笔: VJSJ
    五行:
    仓颉: VDLN
    四角: 22900

    详细解释

    chāo

    动词

    (1) 抄袭

    毋剿说,毋雷同。——《礼记·曲礼上》

    (2) 又如:剿拾(袭取);剿袭(剽窃人言以为己说)

    (3) 另见 jiǎo

    jiǎo

    动词

    (1) (形声。从刀,巢声。本义:劳累,使辛勤劳累)

    (2) 同本义

    勦,劳也。从力,巢声。——《说文》

    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左传·昭公元年》

    今公子苟好勦民以偷乐。——张衡《东京赋》

    无及于郑而剿民,将焉用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3) 灭绝,征剿

    无用勦绝其命。——《书·甘誓》

    断勦奸回之偪。——《后汉书·何敞传》

    剿凶虐兮截海外。——班固《封燕然山铭》

    (4) 又如:围剿;剿绝(杀灭;灭绝);剿洗(剿灭净尽);剿杀(犹剿戮);剿戮(戮灭;杀戮);剿断(截断,打断);剿截(斩断);剿捕(讨伐逮捕);剿擒(剿捕);剿荡(讨伐荡平)

    (5) 另见 chāo

    英文翻译

    destroy, exterminate, annihi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u1 z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u3 ziau1 [海陆丰腔] ziau3 [客语拼音字汇] jiau3 [陆丰腔] ziau3 [东莞腔] giau3 [宝安腔] ziau3 [台湾四县腔] ziau3
    ◎ 潮州话:cau1 z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fěi [fei]
    部首: 211
    笔画: 10
    五笔: ADJD
    五行:
    仓颉: SLMY
    四角: 717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匚( fāng),盛物之器。非声。本义:“篚”的古字。竹器,形似竹箧)

    (2) 同本义

    匪,器似竹筐。——《说文》。按,古者盛币帛以匪,其器椭方。

    共设匪瓮之礼。——《周礼·肆师》

    (3) 通“斐”。五色相错 斐

    有匪君子,如切如瑳。——《诗·卫风·淇奥》

    (4) 盗匪 以打家劫舍为生、有组织、有武装的团伙。如:剿匪;匪荒(盗匪引起的灾祸);匪党(盗匪党徒);匪营(匪军的营地)

    副词

    (1) 假借为“非”,表示否定

    匪寇,昏媾。——《易·屯卦》

    比之匪人。——《易·比卦》

    匪夷所思。——《易·涣卦》

    先祖匪人。——《诗·小雅·四月》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邶风·北风》

    (2) 又如:匪懈(不懈怠,不怠情);匪独(不单是);匪惟(不是);匪夷(不寻常)

    (3) 表示否定,相当于“无”

    深言匪由衷,白首为无误。——明· 何景明《送崔氏》

    (4) 又如:匪什(无篇什,谓没有写作才能);匪止(不止);匪啻(不止,不只);匪惶(没有闲暇;来不及)

    (5) 表示关联,用于“非…不…”之类的句式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匪富匪势,穷年无冀。——《抱朴子·外篇·吴失》

    (6) 不仅,不但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

    (7) 通“彼”( )。那,那个

    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诗·小雅·小旻》

    彼交匪纾,天子所予。——《韩诗外传·卷四》

    形、动词

    (1) 行为不正

    不幸见辱于匪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匪辟(不正派;邪恶);匪人(匪类。行为不端的人;不是亲近的人;盗寇);匪劣(品行恶劣的人);匪昵(行为不端的亲信)

    (3) 通“菲”。微薄 。如:匪薄(菲薄,浅陋);匪仪(菲薄的礼物)

    (4) 〈动〉 通“分”( fēn)。分配

    以九式的均节财用,…八曰匪颁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英文翻译

    bandits, robbers, gangsters

    方言集汇

    ◎ 粤语:fei2
    ◎ 客家话:[梅县腔]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客英字典] fui1 fui3 [陆丰腔]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东莞腔] fui3 [海陆丰腔] fui3 fui1 [台湾四县腔] fi3 fi1
    ◎ 潮州话:hui2 huin2 (húi húiⁿ) hui1 (hu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府尾微合上聲合口三等pyoix/pvojpĭw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