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称雄

gē jù chēng xióng [ge ju cheng xiong]
注音 ㄍㄜ ㄐㄨˋ ㄔㄥ ㄒㄩㄥˊ

词语释义

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

汉字详情

[ge]
部首: 208
笔画: 12
五笔: PDHJ
五行:
仓颉: JRLN
四角: 3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害声。本义: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2) 同本义。泛指用刀截断

割,断也。——《广雅·释诂一》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日钦劓割夏邑。——《书·多方》

(3) 又如:割鲜(割杀畜兽);割烹(割切烹调);割刀(切割之刀)

(4) 放弃 。如:割恩(弃绝私恩);割遣(舍弃;丢开)

(5) 分割;割取

东割膏腴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割宅(划分宅区);割壤(划分土地;裂地分封)

(7) 杀,屠宰 。如:割杀(抹脖子;杀);割鸡;割头税

(8) 割,损害 。如:割割剥(残害,掠夺);割剥元元(残害百姓。元元:百姓)

(9) 买 。如:割肉(上街买肉)

英文翻译

cut, divide, partition; cede

方言集汇

◎ 粤语:go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t7 [海陆丰腔] got7 [客英字典] got7 [东莞腔] gok7 got7 [梅县腔] got7 [宝安腔] got7 [客语拼音字汇] god5 [台湾四县腔] got7 [陆丰腔] got7
◎ 潮州话:guah4 (kua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達入聲開口一等katkɑt
jù,jū [ju]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NDG
仓颉: QSJR
四角: 57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3)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5) 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更法》

(6) 又如:据经(依据经典);据乱(据乱世之史);据常(根据常理);据依(依据);据古(尊依古道)

(7) 占有,占据

乃入据陈。——《史记·陈涉世家》

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据而有之。——《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8) 又如:据鞍(跨鞍。后用以指年老而壮志不减);据凡(占据要位);据重(占据要位);据窃(窃据,非法占据)

(9) 按着

稽首据掌致诸地。——《礼记·玉藻》。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10) 又如:据地(手按着地)

(11) 安;定

上党民走 赵, 赵军 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史记》

名词

(1) 证据,凭证 。如:立此为据;字据;据证(证据)

(2) 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3) 另见

(1) ——“拮据”(jié 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2) 另见

英文翻译

to occupy, take possession of; a bas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3 [宝安腔] gi3 | gi1 [客英字典] gi3 gi5 [陆丰腔] gi1 [海陆丰腔] gi3 [东莞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九魚平聲開口三等kio/kivkĭo
chēng,chèn,chèng [cheng,chen]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QIY
姓名学:
仓颉: HDNF
四角: 27992

详细解释

chèn

动词

(1) 符合,相当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韩非子·王蠹》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对称;相称;称合(相当);称任(称职,犹胜任);称位(与职位相符)

(3) 另见 chēng;chèng

chēng

动词

(1) (形声。从禾,爯( chēng)声。( chèng)本义: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

(2) 测定重量

苦称量之不审兮。——《楚辞·惜誓》。注:“称所以知轻重。”

(3) 又如:称物(衡量物之多少,轻重);称亭(称量平正);称验(过称检验)。泛指衡量、揣度。又如:称体裁衣(比喻按照实际来办理);称斤约两(比喻权衡得失);称功(衡量功劳,与功绩相比)

(4) 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称帝而治。——《战国策·秦策》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清· 侯方域《马伶传》

(5) 又如:自称;通称;称名(称呼名字);称作(叫做);统称(总起来叫);称讳(称呼名字);称孤(称王,称帝)

(6) 述说;声称

旄期称道不乱者。——《礼记·射义》

知其不足称也。——《国语·晋语》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7) 又如:口称(口头上说);宣称(声称)

(8) 举起

称彼兕觥。——《诗·豳风·七月》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书·收誓》

元祀惟称。——张衡《东京赋》。注:“皆训举也。”

(9) 又如:称觥(举杯祝酒);称觞(举杯敬酒)

(10) 称赞,赞扬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左传·宣公十六年》

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淮南子·人间》

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汉书·刘向传》

将军向宠…晓畅军事,尝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出师表》

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又如:称扬(称赞,赞许);称赏不已(连连称赞);称奖(称赞夸奖)

(12) 举事,领兵造反

敢行称乱。——《书·汤誓》

而称兵以害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不可以称兵。——《吕氏春秋·孟春》

(13) 又如:称乱(举兵作乱)

(14) 举荐

繁称文辞,天下不治。——《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称贤(举用贤能);称荐(举荐)

名词

(1) 称呼。称谓 。如:尊称;敬称;谦称;卑称;爱称;美称;昵称

(2) 名称 。如:俗称;别称;统称;简称;职称;美称

(3) 另见 chèn;chèng(秤)

chèng

名词

(1)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称,铨也。——《说文》

角斗称。——《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

(2) 又如:过称(用秤量)

(3) 另见 chèn,chēng

英文翻译

call; name, brand; address; say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1 cing3

宋本广韵

xióng [xiong]
部首: 811
笔画: 12
五笔: DC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IOG
四角: 407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厷( 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2) 同本义

雄,鸟父也。——《说文》

谁知鸟之雌雄。——《诗·小雅·正月》

雄雉于飞。——《诗·邶风·雄雉》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雄父(公鸡)

(4) 泛指动植物能产生精细胞的

雄狐绥绥。——《诗·齐风·南山》

走亦曰雄。——《周礼·庖人》注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剑有雄雌。——晋· 干宝《搜神记》

一雄一雌

(5) 又如:雄鸟;雄蕊;雄花;雄孤;雄猿;雄竹

(6) 指男子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 明·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7) 指为首者,居前列者

有夫出征,而丧其雄。——《左传·襄公十年》

(8) 杰出的人物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9) 又如:雄长(称雄,称霸);雄豪

(10) 强有力的国家

今数雄已灭。——《资治通鉴》

绝世之雄。——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1) 又如:战国七雄

(12) 比喻高强、胜利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史记》

(13) 姓

形容词

(1) 雄壮;雄伟

雄词惊四座,压倒群英。——明· 朱鼎《玉镜台记·开场》

(2) 又如:雄烈(雄伟的功业);雄尊(雄伟庄严);雄词(气势雄壮的词句);雄远(宏伟远大);雄盛(雄壮强盛);雄奇(雄伟奇特)

(3) 威武

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英雄》

(4) 又如:雄悍(勇武强悍);雄毅(勇武刚毅);雄姿;雄雄(形容威势盛大的样子);雄骏(威武英俊,才智出众的人)

(5) 雄健,刚健;豪放

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旧唐书·马璘传》

(6) 又如:雄爽(雄健豪爽);雄捷(雄健矫捷);雄艳(雄健美丽);雄古(雄健古朴);雄势(勇猛威风);雄儿(健儿)

(7) 强有力;杰出

少年雄于地球。——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国雄于地球。

(8) 又如:雄才(杰出的才能);雄英(出类拔萃);雄宗(杰出的宗匠);雄异(杰出卓异);雄略(非凡的谋略);雄强(强劲有力)

动词

(1) 傲慢地威吓、威胁、恐吓或盛气凌人 。如:拿话雄人

(2) 优胜;称雄

当 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汉书》。 颜师古注:“ 班氏以多财而为边地之雄豪。”

米元章、 赵子昂、 董元宰各以书雄一代。—— 清· 汪中《述学·别录》

英文翻译

male of species; hero; manly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ung2 [台湾四县腔] hiung2 [海陆丰腔] hiung2 [客英字典] hiung2 [宝安腔] hiung2 [陆丰腔] hiung3 [梅县腔] hiak7 hiung2 [东莞腔] h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iung/hiungĭ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