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

gē xí [ ge xi]
注音 ㄍㄜ ㄒ一ˊ

词语释义

割席 gēxí

(1) 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读书时两人合坐一张席,后来管宁鄙视华歆的人品,把席割开分坐。后世指跟朋友绝交

severe relation with a friend;break up an old friendship

词语解释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管寧 、 华歆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 寧 读如故, 歆 废书出看。

    寧 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割席”谓朋友绝交。 宋 杨万里 《斋房戏题》诗:“欲从举者便弹冠,回顾石交难割席。”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不孝虽已割席,敢不拜在下风。”

引证解释

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寧、华歆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 寧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

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后以“割席”谓朋友绝交。 宋杨万里《斋房戏题》诗:“欲从举者便弹冠,回顾石交难割席。”
清陈梦雷《绝交书》:“不孝虽已割席,敢不拜在下风。”

割席的网络释义

割席

  • 割席,指跟朋友绝交。语出《世说新语·德行》: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割席造句

    像那种不仁不义的朋友,早该"管宁割席,一刀两断。"。
    他们曾经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现已割席分坐了。
    他俩本来是好朋友,为了一点小事,竟闹到割席分坐的地步。
    他品德极坏,我已经和他割席绝交了。
    他并没有在管宁割席的故事后面说“世以此定管、华之优劣。
    那种一句话不投机就割席绝交的故事总是令我难以接受。
    宁自此鄙歆之为人,遂割席分坐,不复与之为友。
    管宁随即割席分坐,不愿与华歆为伍。
    “放手”并不是割席断交;而是认识到我不能控制他人。
    艾则拉斯雄兵起,两方结义对器息,天灾方覆即割席,四年未过誓却弃。
    有难时我是朋友割席时与我分左右。
    此者,勇武过人,刚烈如火,上了当一经点破,便妒恶如仇,此后他同严文礼定然割席断义。
    她进而还给孩子讲管宁割席、赵广拒画、文公过零丁洋等故事,孩子若有所思。
    向他们挥挥手,颇有管宁割席的风采。
    我三次与本应是好友的割席断交就为了察觉他们存心不良。
    学生今日,便替先父与你割席断交。
    三国时管宁耻华歆之为人,与之割席分坐。
    我还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白话《世说新语》,里面‘陈平渡江’、‘管宁割席’、‘赤眉军不打郑玄宅’的故事,对我教育极深。
    两个变形金刚世界的先驱就这样割席分座,继而刀剑相向,同室操戈。
    相知的人苦笑着与她割席分坐,“因为我从未说出口,所以你就当不存在!”。

    汉字详情

    [ge]
    部首: 208
    笔画: 12
    五笔: PDHJ
    五行:
    仓颉: JRLN
    四角: 3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害声。本义: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2) 同本义。泛指用刀截断

    割,断也。——《广雅·释诂一》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日钦劓割夏邑。——《书·多方》

    (3) 又如:割鲜(割杀畜兽);割烹(割切烹调);割刀(切割之刀)

    (4) 放弃 。如:割恩(弃绝私恩);割遣(舍弃;丢开)

    (5) 分割;割取

    东割膏腴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割宅(划分宅区);割壤(划分土地;裂地分封)

    (7) 杀,屠宰 。如:割杀(抹脖子;杀);割鸡;割头税

    (8) 割,损害 。如:割割剥(残害,掠夺);割剥元元(残害百姓。元元:百姓)

    (9) 买 。如:割肉(上街买肉)

    英文翻译

    cut, divide, partition; cede

    方言集汇

    ◎ 粤语:go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t7 [海陆丰腔] got7 [客英字典] got7 [东莞腔] gok7 got7 [梅县腔] got7 [宝安腔] got7 [客语拼音字汇] god5 [台湾四县腔] got7 [陆丰腔] got7
    ◎ 潮州话:guah4 (kua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達入聲開口一等katkɑt
    [xi]
    部首: 318
    笔画: 10
    五笔: YA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TL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

    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

    设之曰筵,坐之曰席。——《礼记·祭统》注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

    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觉时之枕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席地而卧。——清· 方苞《狱中杂记》

    席地倚墙。——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席包(以苇席或高粱篾席制的包);席具(铺垫用具);席户(悬席为户。比喻房子的简陋);席号(以草席搭建的临时棚屋);席荐(席子与草荐,都是草编的坐卧用具)

    名词

    (1) 座位;席位

    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孔子家语》

    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席舍(贡院中的试场座位、考舍);席尊(首席);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

    (3) 成桌的饭菜,酒筵

    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所赐者兴,受爵,降席下,奠爵,再拜稽首。——《仪礼·燕礼》。郑玄注:“席下,席西也。”

    (4) 又如:席尊(指主持酒席的人);席面(宴席上与主人对席的客位);流水席;还席

    (5) 职位

    常恐诸子侈席势凌人。——《旧唐书·房乔传》

    这钱谷一席,有个小徒很过得去,可以叫他来效劳。——《负曝闲谈》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唐· 刘禹锡《赠杨尚书》

    (6) 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每一个人替他们安置一席,倒也不难。——《文明小史》

    (7) 船帆

    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杜甫《早发》

    (8) 姓

    动词

    (1) 铺席,登席就坐

    乃席宾。——《仪礼·乡饮酒礼》

    必正席,先尝之。——《论语》。皇疏:“犹坐也。”

    席于门中。——《仪礼·特性馈食礼》

    赵旃夜至于 楚军,席于军门之外。——《左传·宣公十二年》

    (2) 凭借,倚仗

    吕产、 吕禄席太后之宠。——《汉书·刘向传》

    (3) 垫,压

    相枕席于道路。——班固《汉书》

    量词

    用于表示酒席的数目。如:办了三席酒;一席话

    英文翻译

    seat; mat; take seat; banqu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xid6 [客英字典] sit8 cit8 [宝安腔] cit8 [梅县腔] sit8 [台湾四县腔] sit8 cit8 [陆丰腔] sit8 [东莞腔] cit8 [海陆丰腔] sit8 cit8
    ◎ 潮州话:ciêh8/cioh8 , si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祥易昔開入聲開口三等zĭɛkzsiek/sz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