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驾天子副车之马。
《后汉书·明帝纪》“駙马都尉” 唐 李贤 注引《前书》曰:“掌天子之副马。駙,副也。”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撰敕》:“因副马以纪官,著濯龙之通籍,其来尚矣,可得言焉。”
骑兵部队中备乘之马。
《魏书·张衮传》:“ 太祖 令 袞 问诸部帅,若杀副马,足三日食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凡北人用骑兵,各乘一马,又有一马为副马。”
引证解释
⒈ 驾天子副车之马。
引《后汉书·明帝纪》“駙马都尉” 唐李贤注引《前书》曰:“掌天子之副马。駙,副也。”
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撰敕》:“因副马以纪官,著濯龙之通籍,其来尚矣,可得言焉。”
⒉ 骑兵部队中备乘之马。
引《魏书·张衮传》:“太祖令袞问诸部帅,若杀副马,足三日食否。”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载此事, 胡三省注:“凡北人用骑兵,各乘一马,又有一马为副马。”
副马的网络释义
副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畐(
)声。( )本义:用刀剖开。《说文》:“判也。”《诗·大雅》:“不坼不副。”)(2) 相称,符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遗黄琼书》
(3) 又如:名副其实;副顺(顺应,随顺)
(4) 交付,付与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唐· 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
形容词
(1) 非正的(区别于“正”或“主”)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副研(副研究员。仅次于研究员的高级研究人员);副将(副总兵);副榜(明代乡试、会试中,于正式名额取的较优秀者);副爷(将领的属僚);副贡(副贡生,乡试中副榜录取的入国子监)
(3) 次要的
误中副车。——《汉书·张良传》。师古曰:“副,谓后乘也。”
(4) 又如:副产品;副次(次要)
名词
(1) 辅助职务;副手;助手
乃令秦武阳为副。——《战国策·燕策》
(2) 又如:团副;大队副;中队副;三副
(3) 书籍、文献的副本
副在有司。——《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师古曰:“副,贰也。其列侯功籍,已藏于宗庙;副贰之本,又在有司。”
(4) 又如:副启(正式信件之外附加的信);副封(副本);副墨(副本;书籍、著作或文件正本之外的复制本)
(5) 古代王后及贵族妇女戴的用假发编成的髻 。如:副笄(古代贵妇人的头饰);副笄(王后的首饰和上服)
(6) 副词的简称
(7) 姓
量词
(1) 一套 。如:一副耳环;一副象棋
(2) 双 。如:一副眼镜;一副手套
(3) 一张 。如:一副嘴脸;一副笑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梅县腔] fu5 [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海陆丰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5
◎ 潮州话:h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副 | 敷救 | 滂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pĭuk | phiuh/phiow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