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职

fù zhí [fu zhi]
繁体 副職
注音 ㄈㄨˋ ㄓ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副职 fùzhí

(1) 在办公室或部门中副的职位(副手)

the position of a deputy to the chief of an office,department,etc.

引证解释

⒈ 次于正职的职位。

唐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诗:“副职守兹县,东南擢孤舟。”
此指县丞,为令之副职。 侯秀芬《永久的青年--瞿秋白》:“秋白告别了鲁迅,辗转到了中央苏区瑞金后,任中央政府教育部长和苏维埃大学校长, 徐特立任副职。”

副职的国语词典

次要的职位。

如:「他如此卖力工作,却也只能居于副职。」

副职的网络释义

副职

  • 副职,与“正职”相对,仅次于正职的职位,为同一职务之正职,副职为特定职位助手。
  • 副职造句

    一个修仙网络游戏副职业第一人带着他的能力来到修仙世界,并且成为一个没落门派的掌门,看他如何一步步将门派发展壮大,成为修仙界龙头老大。
    当然是在做药水啦!我的副职业就是药剂师,药水都是我自产自销好吧!
    此外,还有衣蛾隐藏副职业有待玩家发现。
    按惯例,这一领导职务的副职总是由女性担任。
    他正在与现任副职领导人角逐领导的地位。
    一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既要服从分管的副职领导,更要听从正职的指挥和命令,于是,为了使其能够在正副职间寻求平衡,通常不得不采取左右逢源的手段。
    作为下级或副职人员而行动的人;助手。
    而且现在来看,这些人都是担任副职,并未全面主持一个机构的工作,恐怕只是分管训练比赛方面的专业业务,应该算是尽其所长。
    按照惯例这一领导人的副职总是由女子担任。
    御史的工作单位叫都察院,头头是左、右都御史,副职是左、右副都御史,掌管内外监察,纠举不法。
    副职有同知、通判各一二人,衙门里设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等单位,各有一批属员。
    司徒傲雪忍不住的夸奖了一下陆飞,她同样是一个独行玩家,不过也没有厨师副职业,虽然也尝试过野外自己做东西,但是利用一点盐她还真的做不出来什么好吃的。
    同一单位的正副职一同被判刑较少见,而福建省连城县文广新局就出了这一档子事。
    夏至祝你福至,财至,如意至;笑至,运至,健康至;诚至,情至,幸福至;宝至,德至,贵人之;功至,官至,不是副职。祝你夏至好事蜂拥而至。
    企业领导有正职与副职之分,他们两者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是同级之间职责和权限分工不同的关系。
    副职过多,效率难以提高,容易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反正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这些情况必然造成机构臃肿,层次多,副职多,闲职多,而机构臃肿又必然促成官僚主义的发展。
    至此,国家发改委领导班子里除了“一把手”徐绍史以外,还有五名正部级的副职,分别为解振华、朱之鑫、刘鹤、何立峰、吴新雄。
    第一条说他买官鬻爵,乡值各单位的负责人明码标价,公开拍卖,卖价五千元至一万元不等,副职两千元至五千元不等,村支书至少三千元一个。
    这让一众副职生产玩家乐翻了,不断提价,洛阳纸贵。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08
    笔画: 11
    五笔: GKLJ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MWLN
    四角: 1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畐( )声。( )本义:用刀剖开。《说文》:“判也。”《诗·大雅》:“不坼不副。”)

    (2) 相称,符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遗黄琼书》

    (3) 又如:名副其实;副顺(顺应,随顺)

    (4) 交付,付与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唐· 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

    形容词

    (1) 非正的(区别于“正”或“主”)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副研(副研究员。仅次于研究员的高级研究人员);副将(副总兵);副榜(明代乡试、会试中,于正式名额取的较优秀者);副爷(将领的属僚);副贡(副贡生,乡试中副榜录取的入国子监)

    (3) 次要的

    误中副车。——《汉书·张良传》。师古曰:“副,谓后乘也。”

    (4) 又如:副产品;副次(次要)

    名词

    (1) 辅助职务;副手;助手

    乃令秦武阳为副。——《战国策·燕策》

    (2) 又如:团副;大队副;中队副;三副

    (3) 书籍、文献的副本

    副在有司。——《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师古曰:“副,贰也。其列侯功籍,已藏于宗庙;副贰之本,又在有司。”

    (4) 又如:副启(正式信件之外附加的信);副封(副本);副墨(副本;书籍、著作或文件正本之外的复制本)

    (5) 古代王后及贵族妇女戴的用假发编成的髻 。如:副笄(古代贵妇人的头饰);副笄(王后的首饰和上服)

    (6) 副词的简称

    (7) 姓

    量词

    (1) 一套 。如:一副耳环;一副象棋

    (2) 双 。如:一副眼镜;一副手套

    (3) 一张 。如:一副嘴脸;一副笑脸

    英文翻译

    assist; supplement; assist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梅县腔] fu5 [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海陆丰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5
    ◎ 潮州话:h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救去聲開口三等pĭukphiuh/phiow
    zhí [zhi]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B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RC
    四角: 164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名词

    (1) 职务;职业;职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英文翻译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