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笄

fù jī [ fu ji]
注音 ㄈㄨˋ ㄐ一

词语释义

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

词语解释

  1. 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

    《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 郑玄 笺:“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 清 钱谦益 《曾祖母陈氏赠一品夫人制》:“乡里妇孺,晦昧百年。翟茀副笄,詔於幽穸。国恩至是,可谓隆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

《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
郑玄笺:“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
清钱谦益《曾祖母陈氏赠一品夫人制》:“乡里妇孺,晦昧百年。翟茀副笄,詔於幽穸。国恩至是,可谓隆矣!”

副笄的国语词典

古代夫人的发饰。

副笄的网络释义

副笄

  • 副笄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ù jī ,意思是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08
    笔画: 11
    五笔: GKLJ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MWLN
    四角: 1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畐( )声。( )本义:用刀剖开。《说文》:“判也。”《诗·大雅》:“不坼不副。”)

    (2) 相称,符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遗黄琼书》

    (3) 又如:名副其实;副顺(顺应,随顺)

    (4) 交付,付与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唐· 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

    形容词

    (1) 非正的(区别于“正”或“主”)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副研(副研究员。仅次于研究员的高级研究人员);副将(副总兵);副榜(明代乡试、会试中,于正式名额取的较优秀者);副爷(将领的属僚);副贡(副贡生,乡试中副榜录取的入国子监)

    (3) 次要的

    误中副车。——《汉书·张良传》。师古曰:“副,谓后乘也。”

    (4) 又如:副产品;副次(次要)

    名词

    (1) 辅助职务;副手;助手

    乃令秦武阳为副。——《战国策·燕策》

    (2) 又如:团副;大队副;中队副;三副

    (3) 书籍、文献的副本

    副在有司。——《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师古曰:“副,贰也。其列侯功籍,已藏于宗庙;副贰之本,又在有司。”

    (4) 又如:副启(正式信件之外附加的信);副封(副本);副墨(副本;书籍、著作或文件正本之外的复制本)

    (5) 古代王后及贵族妇女戴的用假发编成的髻 。如:副笄(古代贵妇人的头饰);副笄(王后的首饰和上服)

    (6) 副词的简称

    (7) 姓

    量词

    (1) 一套 。如:一副耳环;一副象棋

    (2) 双 。如:一副眼镜;一副手套

    (3) 一张 。如:一副嘴脸;一副笑脸

    英文翻译

    assist; supplement; assist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梅县腔] fu5 [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海陆丰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5
    ◎ 潮州话:h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救去聲開口三等pĭukphiuh/phiow
    [ji]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GAJ
    五行:
    仓颉: HMT
    四角: 884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义

    笄,簪也。——《说文》

    皮弁笄。爵弁笄。——《仪礼·士冠礼》

    中国冠笄。——《淮南子·齐俗》

    玉笄綦会此冤弁之笄也。——张衡《东京赋》

    节纵笄总。——《礼记·内则》

    栉设笄。——《仪礼·士冠礼》

    折委笄,此男子安发之笄也。——《国语·晋语》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设笄珥,衣阿锡。——《列子·周穆王》

    (2) 又如:笄珈(原指妇人首饰。亦代指妇女);笄珥(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发耳的饰件);笄导(即簪导。一种首饰。用以束发)

    动词

    (1) 指女子十五岁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礼

    字而笄之。——《公羊传·僖公九年》

    既笄而孕——《国语·郑语》。注:“女十五而笄。”

    (2) 又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儿);笄年(女子盘发插笄的年龄;成年);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

    英文翻译

    hairpin; fifteen year old girl

    方言集汇

    ◎ 粤语:g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5 gi1 [客英字典] gi1 gi5 [台湾四县腔] gi5 gi1 [梅县腔]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古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ke/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