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fù kān [ fu kan]
注音 ㄈㄨˋ ㄎ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副刊 fùkān

(1) 刊登文学、艺术、理论等文章的专刊或报纸固定版面,定期出版

supplement

词语解释

  1. 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版或专栏。

    朱自清 《回来杂记》:“现在 北平 几家大型报都有几种副刊,中型报也有人在拉办副刊的。”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二:“现在 北京 有人要出副刊,问我们要稿。”

引证解释

⒈ 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版或专栏。

朱自清《回来杂记》:“现在北平几家大型报都有几种副刊,中型报也有人在拉办副刊的。”
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二:“现在北京有人要出副刊,问我们要稿。”

副刊的国语词典

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的版面。

副刊的网络释义

副刊

  • 副刊,是指报纸上以刊登新闻类体裁作品为主的专版,通常定期出版并有固定刊名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在政治方向、读者对象、风格上保持一致。副刊的特点是:(1)在任务上,侧重于从思想方面对读者进行教育和引导,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2)在内容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三者兼顾,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选材的角度往往注重侧面(3)在体裁上,主要采用非新闻类的杂文、散文、诗歌、绘画等。一般有综合性副刊,专题性副刊和专业性副刊三类。综合性副刊反映社会面较广,内容多样,以刊登杂文、散文、诗歌、小说、绘画等文艺作品为主,是报纸副刊的传统样式。专题性副刊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一般也具有文艺色彩,如国际副刊、家庭副刊、科普副刊等。
  • 副刊的翻译

    英语: supplement
    德语: Ergänzungsteil (S)​
    法语: supplément

    副刊造句

    我先是为研究巴金和撰写《萧乾传》而去采访卞先生的,后来,编辑“五色土”副刊时,又请他新开“居京琐记”专栏写稿。
    报纸副刊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华网副刊频道除传播文化界的最新动态资讯外,主要设置了“文学区”和“品读区”两大版块。
    专副刊部记者呛口小红娘服务单身,红线搭桥。
    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
    ”介绍完征文活动情况后,厦门日报专副刊中心主任郭宝林说“作为厦门媒体人,对嘉庚先生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嘉庚精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现在的新闻竞争已经很难在本地的重大、突发新闻中抓到独家了,所以有的报纸提出用专副刊进行竞争的策略,将专副刊做大做强,也是一种新闻取向。
    以文学副刊为关注对象,探讨了代表性的几份报纸副刊。
    扫描二维码,敬请关注本报专副刊公众微信号“座西窗”。
    本群须实名加入,单身男女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学历证、单身证明到武汉晚报专副刊部登记入群。
    再次举办演讲、庆典以及发行报纸副刊。
    学校联盟告诉时代教育副刊说,外语的英国等级考试可能取消。
    副刊过去叫“附刊”,就是依附的附。
    太阳报网页提供最丰富的中文新闻及时事资讯,包括要闻、港闻、国际、两岸、财经、娱乐、副刊、男极圈、体育、马经、波经…
    副刊,作为一种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载方式,一方面受制于大众传媒的特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品格。
    《长征》副刊,远接万水千山之血脉,近承三军将士之厚望,毕力耕耘,铁笔如犁开园圃;解衣盘礴,云烟作墨绘华章。
    近百年来,掌名副刊之举者、发惊世文之多者、副刊版式创新肇始者,没有出其左者。
    而《副刊》上的约稿工作,是由金镛和总编辑潘岳生亲自主持,其他副刊编辑不过是负责催稿、校对等工作。
    第四章疏理了当代报纸副刊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对文艺副刊及副刊体系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丁丁就是在这种毫无希望的环境中诞生的,最初刊载于二十世纪报的每周儿童副刊上。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08
    笔画: 11
    五笔: GKLJ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MWLN
    四角: 1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畐( )声。( )本义:用刀剖开。《说文》:“判也。”《诗·大雅》:“不坼不副。”)

    (2) 相称,符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遗黄琼书》

    (3) 又如:名副其实;副顺(顺应,随顺)

    (4) 交付,付与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唐· 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

    形容词

    (1) 非正的(区别于“正”或“主”)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副研(副研究员。仅次于研究员的高级研究人员);副将(副总兵);副榜(明代乡试、会试中,于正式名额取的较优秀者);副爷(将领的属僚);副贡(副贡生,乡试中副榜录取的入国子监)

    (3) 次要的

    误中副车。——《汉书·张良传》。师古曰:“副,谓后乘也。”

    (4) 又如:副产品;副次(次要)

    名词

    (1) 辅助职务;副手;助手

    乃令秦武阳为副。——《战国策·燕策》

    (2) 又如:团副;大队副;中队副;三副

    (3) 书籍、文献的副本

    副在有司。——《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师古曰:“副,贰也。其列侯功籍,已藏于宗庙;副贰之本,又在有司。”

    (4) 又如:副启(正式信件之外附加的信);副封(副本);副墨(副本;书籍、著作或文件正本之外的复制本)

    (5) 古代王后及贵族妇女戴的用假发编成的髻 。如:副笄(古代贵妇人的头饰);副笄(王后的首饰和上服)

    (6) 副词的简称

    (7) 姓

    量词

    (1) 一套 。如:一副耳环;一副象棋

    (2) 双 。如:一副眼镜;一副手套

    (3) 一张 。如:一副嘴脸;一副笑脸

    英文翻译

    assist; supplement; assist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梅县腔] fu5 [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海陆丰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5
    ◎ 潮州话:h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救去聲開口三等pĭukphiuh/phiow
    kān [kan]
    部首: 208
    笔画: 5
    五笔: FJH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JLN
    四角: 1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2) 同本义

    刊,剟也。——《说文》

    刊,削也。——《广雅》

    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

    刊其柄与末。——《礼记·杂记》。注:“犹削也。”

    随山刊木。——《书·益稷》

    (3) 又如:刊山(砍伐山上树木);刊木(砍伐树木);刊薙(砍伐割除草木)

    (4) 删除

    诚不刊之典。——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5) 又如:刊落(删去冗赘多余的文字);刊削(削除);刊删(删改);刊革(删改);刊除(削除)

    (6) 刻;雕刻

    刊石作铭。——蔡邕《陈寔碑》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7) 又如:刊刻(雕刻);刊人(刻版工人);刊石(镌刻在石上,以便长久保存);刊立(刻石立碑);刊版(刻版或排版);刊刷(刊刻印刷);刊书(刻印书籍);刊成板(定例);刊勒(雕刻碑文)

    (8) 订正;修订 。如:刊定(改正而成定本);刊正(改正错误);刊字(修改文字);刊改(修改;订正);刊修(修正)

    (9) 开辟 。如:刊启(开辟);刊道(开辟道路)

    (10) 刊登 。如:刊出(刊登发表);刊行(刊印发行)

    名词

    (1) 通“竿”

    抗木刊。——《仪礼·既夕礼》

    (2) 出版物 。如:特刊;副刊

    英文翻译

    publication, periodical; publish

    方言集汇

    ◎ 粤语:hon1 hon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n1 [台湾四县腔] kan1 [梅县腔] kan1 [宝安腔] kan1 [客语拼音字汇] kan1 [东莞腔] kan1 [海陆丰腔] kan1 [陆丰腔] kan1
    ◎ 潮州话:kang5 (khâng)「揭阳、潮阳」k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寒平聲開口一等khan/qankʰ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