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

cì huái [ ci huai]
注音 ㄘˋ ㄏㄨㄞ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名)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初夏开白花,有芳香,结荚果。木材供建筑及制作枕木、矿柱等用,叶可作肥料。也叫洋槐。

词语解释

  1. 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花白色,有香气,结荚果。亦称洋槐。

引证解释

⒈ 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花白色,有香气,结荚果。亦称洋槐。

刺槐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高十五公尺,枝条多刺,生长极速,羽状复叶,初夏开白色花,作总状花序,花后结荚,内藏六至八粒肾脏形种子。原产北美,我国、日本、欧洲、非洲均广为栽培。常栽作行道树,材质坚硬、有弹力,可充枕木、椿木和制各种器具的柄。

刺槐的网络释义

刺槐 (豆科刺槐属乔木)

  • 刺槐,又名洋槐。拉丁文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栽培变种有泓森槐、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在所有刺槐树当中泓森槐生长最快,被称为刺槐树之王。
  • 刺槐的翻译

    英语: false acacia, Robinia pseudoacacia
    法语: Robinier faux-acacia

    刺槐造句

    该文在单木液流测定的基础上,采用边材面积作为纯量,对京北山区水源保护林的主要树种油松、刺槐林进行由单木到林分耗水的推算。
    刺槐花盛开的日子,也是养蜂人忙碌的日子。一箱箱蜜蜂被运到槐花盛开的地方,养蜂人微笑地看着成群的蜜蜂飞向满树的花朵,“嗡嗡”的蜜蜂来回忙碌着,采集、酝酿着香甜的蜂蜜。
    刺槐尺蠖是陕西省眉县地区刺槐林的主要害虫。
    他走向一张放在刺槐底下的椅子,我跟着他。
    香气浓郁,渗透着花香、热带水果、蜂蜜、刺槐、果仁及香料等香气。
    当时的嵯山,除了几棵杂乱的刺槐外,近乎濯濯童山。
    两侧不设院墙,以红刺槐、枸橘、圆塔松等植物围合而成,分内外两侧,一层平面,无针刺,人可直接接触,一层槐刺、枸橘刺相生,防止人任意攀爬。
    刺槐种子凝集素对舞毒蛾幼虫的营养代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尽量选择无花粉过敏或过敏性较小的树种,如女贞、刺槐、乌桕、水杉、黄杨、榔榆、冬青、银杏、梧桐等。
    植物以针叶林为主,赤松、黑松、刺槐、麻栎、枰柳为优势树种,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具备避暑消夏优势。
    土壤质量恢复效益最大的是刺槐林地,其次是柠条灌木地,最小的是撂荒地。
    瓜尔豆胶和刺槐豆胶对果胶有增效作用。
    从树种选择的试验中看出,侧柏、元宝枫和刺槐对种基盘造林的适宜性更强。
    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白榆、小叶杨、刺槐、栾树树高和胸径的年净生长量,但保水剂的提高程度最高。
    在田野里行走,有时候,突然会碰到一棵树,没有别的景物,只是一棵树,孤零零地生长在空旷的田野里,这种树,多是极易生长的刺槐,黧黑的树干,皴裂的树皮,树枝舒展伸向遥远的天空,连天空也会让步。
    结合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和蒸腾耗水特征,按照降水量平衡原理求得刺槐的合理造林密度。
    前者的例子是藻酸铵,后者的例子是瓜耳胶和刺槐豆胶。
    光诱导下的刺槐复叶运动是植株维持最佳生理状态的形态调节表现。
    之后通过树轮年表和湿润指数的相关性分析,也证明了干旱是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本文以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对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的水分生态特点进行了研究。

    汉字详情

    cì,cī [c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GM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B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1) 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如: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刀,朿( )声。本义:扎入,用尖利的东西刺)

    (2) 同本义

    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说文》

    刺,杀也。——《尔雅》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慧星袭月。——《战国策·魏策》

    (3)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词,比喻刻苦攻读);刺子(暗剑);刺心(以刀等刺进心脏。喻刺痛内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诚的一种苦行);刺臂(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4) 讽刺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讥刺(讥讽);刺邪(讽刺邪恶);刺戒(讥刺告戒);刺美(讽刺邪恶,赞扬美好)

    (6) 杀。古时君杀大夫叫刺

    经刺公子偃。——《左传·成公十六年》。注:“ 鲁杀大夫皆言刺。”

    刺怀公于 高梁。——《国语·晋语》

    (7) 又如:刺斫(刺杀);刺虎(杀虎)

    (8) 指责、揭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刺举(检举;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刺打(斥责。方言)

    (10) 探取;采取

    刺六经中作王制。——《史记·封禅书》

    (11) 又如:刺取(采取,选用);刺问(探问);刺答(拜访答问)

    (12) 刺探;侦探

    至公车刺取。——《汉书·丙吉传》

    (13) 又如:刺事(打探事情);刺取(刺探);刺候(刺探侦察)

    (14) 插入;钻进 。如:刺天(冲入天空)

    (15) 刺激;刺射 。如:刺干(刺激);刺闹(发痒);刺恼(刺挠。烦恼;难受)

    (16) 刺绣(一种美术工艺) 。如:刺文(犹刺绣);刺凤描鸾(谓刺绣)

    名词

    (1) 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如:刺竹(一种多刺的竹);刺儿(尖锐像针的东西);刺莓(有刺的野生莓子)

    (2) 名帖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刺呼(名片上所写的姓名);刺纸(犹名片);刺请(以名刺邀请)

    (4) 兵器的锋刃 。如:刺兵(古代兵器,矛属)

    (5) 旁边 。如:刺斜(旁边);刺邪里,刺斜(旁边)

    (6) 另见

    英文翻译

    stab; prick, irritate; prod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cik3 sik3
    ◎ 客家话:[宝安腔] ciuk7 | ci5 [梅县腔] ze5 ciuk7 lak7 [台湾四县腔] ciuk7 cih5 [客英字典] cih5 ciuk7 cu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uk7 cih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ug5 qiag5 qiug5 [陆丰腔] ciuk7
    ◎ 潮州话:ceng3 (tshùrng 旧时:tshǹg) ci3 (chh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賜支A開去聲開口三等支Achieh/ciehtsʰĭe
    huái [huai]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R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UI
    四角: 469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鬼声。本义:木名。槐树)

    (2) 同本义 。一种观赏乔木( Sophora japonica ),具暗绿色的复叶,圆锥花序上带有黄白色的花。如:毛叶槐;龙爪槐;槐序(夏季);槐黄期候(科举时代的秋试之时)

    (3) 槐属植物的泛称 。如:白花灰毛槐;柔枝槐

    英文翻译

    locust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ai2 [陆丰腔] fai3 [客英字典] fai2 [海陆丰腔] fai2 [梅县腔] fai2 [台湾四县腔] fai2 [东莞腔] fai2 [宝安腔] fai2
    ◎ 潮州话:hu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乖皆合平聲合口二等ghruai/hoeiɣw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