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肝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剖挖肝脏。
《后汉书·董卓传论》:“夫以刳肝斮趾之性,则羣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縉绅,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 李贤 注:“刳,剖也。斮,斩也。 紂 刳剔孕妇,剖 比干 之心,斮 朝涉 之脛。”
喻尽陈肺腑之言。
唐 韩愈 《过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黄节 《怀哲夫却寄》诗:“搜怀欲尽无多意,将纸刳肝恐未传。”
引证解释
⒈ 剖挖肝脏。
引《后汉书·董卓传论》:“夫以刳肝斮趾之性,则羣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縉绅,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
李贤注:“刳,剖也。斮,斩也。 紂刳剔孕妇,剖比干之心,斮朝涉之脛。”
⒉ 喻尽陈肺腑之言。
引唐韩愈《过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黄节《怀哲夫却寄》诗:“搜怀欲尽无多意,将纸刳肝恐未传。”
刳肝的网络释义
刳肝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夸声。本义:剖,剖开)
(2) 同本义
刳,判也。——《说文》
刲之刳之。——《礼记·内则》
刳剔孕妇。——《伪泰誓》
引刀自刳其腹。——王充《论衡》
(3) 又如:刳割(剖割);刳木(剖凿大木,使其中空);刳肝(剖挖肝脏);刳胎(剖割孕妇胎儿)
(4) 挖,挖空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5) 又如:刳心(挖出心脏);刳腔(挖空的腹腔)
(6) 杀,割
刳白马而盟。——《史记·苏秦列传》
(7) 又如:刳羊(古时外交结盟时杀羊宣誓);刳割(切割)
(8) 洗除,消除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庄子》
(9) 遭受残害
江东新刳于兵,郡旱,饥民交走死无吊。—— 唐· 韩愈《曹成王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u1 kwa1 [台湾四县腔] ku1 kwa1 [梅县腔] ku1 [海陆丰腔] ku1 kwa1 [宝安腔] ku1
◎ 潮州话:戈污1(区),ku1 (kh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枯 | 苦胡 | 溪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kʰu | kho/q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2) 同本义
肝,木藏也。——《说文》
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释名·释形体》
赞以肝从。——《仪礼·士昏礼》
祭先肝。——《礼记·月令》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肝肺(肝与肺);肝鬲(体内的肝和膈。鬲,通“膈”,即横膈膜);肝脑(肝与脑);肝木(即肝。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肝属木,故称)
(4) 比喻人的内心
聊为《义鹘行》,永激壮士肝。——唐· 杜甫《义鹘行》
(5) 又如:肝怀(内心);肝心(比喻人的内心);肝血(比喻赤诚之心);肝脾(比喻内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n1 [客英字典] gon1 [沙头角腔] gon1 [陆丰腔] g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梅县腔] gon1 [东莞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干 | 古寒 | 見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kɑn | k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