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痕
词语释义
刮痕
(1) 在一个表面上用尖锐或锯齿状的物体粗锉或摩擦而形成的线纹或沟纹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cratch] 在一个表面上用尖锐或锯齿状的物体粗锉或摩擦而形成的线纹或沟纹 【拼音】 guā hén 【注音】 ㄍㄨㄚ ㄏㄣˊ 【引证解释】 ◎ 刮痕 guāhén1 [scratch] 在一个表面上用尖锐或锯齿状的物体粗锉或摩擦而形成的线纹或沟纹
刮痕的国语词典
因刮伤而留下来的痕迹。
如:「他最近买的那张古董桌因搬运不当,桌面上留下一些颇深的刮痕。」
刮痕的网络释义
刮痕
刮痕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刀。本义:削,用刃平削物体,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
(2) 同本义
刮,掊杷也。——《说文》
刮,减也。——《广雅》
刮楹达乡。——《礼记·明堂位》。注:“刮,刮摩也。”
刮摩之工。——《考工记》
采椽不刮,茅茨不剪。——《史记·太史公自序》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三国志·关羽传》
(3) 又如:刮毒(刻毒,狠毒);刮子(耳光);刮刷(刮除干净);刮垢磨光;刮楹(刮削摩擦过的柱子);刮锅子;刮磨(磨练);刮摩(琢磨器物,使之光平);刮火柴;以瓦片刮疥
(4) 扫拂;刷抹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唐· 韩愈《进学解》
(5) 又如:刮土儿(刮扫土地。扫除无余);刮除(扫除);刮揸(刮扫清除)刮目(拭目;用新眼光看)
(6) 搜刮 。如:刮削(搜刮,剥削);从人民身上刮来的财富
(7) 牵扯 。如:刮擦(牵连);刮拉(方言。牵扯)
(8) 被钩住 。如:这只长袜在钉子上刮破了
(9) 男女间挑逗、勾搭 。如:刮上(勾搭上);刮涎(勾引;挑逗);刮剌(勾搭)
(10) 吵嚷,喧闹 。如:刮躁(喧闹,吵闹);刮言(闲聊)
(11) 象声词。如:刮喇(形容断裂声);刮刮杂杂(刮刮匝匝,刮刮拶拶。形容枯柴着火时的声音);刮剌剌(刮喇喇。暴响声)
吹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唐· 杜甫《前苦寒行》
(2) 又如:刮风(吹风);刮水(风吹动水面);刮地(大风掠地);刮面(吹面,扑面);刮野扫地(大风吹扫野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t7 [客英字典] kwat7 [宝安腔] gat7 [梅县腔] gwat8 gwat7 [海陆丰腔] kw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uad5 [陆丰腔] kuat7 [沙头角腔] g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刮 | 古䫄 | 見 | 黠合 | 入聲 | 黠 | 合口二等 | 刪 | 山 | kruvt/koat | kwa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表示与疾病有关,艮( )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2) 同本义
痕,胝瘢也。——《说文》
创瘢曰痕。——《通俗文》
(3) 又如:痕瑕(瘢痕,斑点);痕挞(伤痕);痕瘕(疤痕。比喻曾犯过罪);伤痕
(4) 泛指痕迹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贾岛《江亭晚望》
苔痕上阶绿。——唐· 刘禹锡《陋室铭》
空余泪痕。——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痕垢(污垢);痕印(痕迹;烙印);痕沫(水沫的痕迹);痕秽(污秽的痕迹);痕影(痕迹)
(6) 影子。特指阴影 。如:痕累(因事牵连而受累);痕路(指物体镶嵌的纹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un2 hien2 hen1 [客英字典] hen1 hien2 [海陆丰腔] hiun2 hien2 hen1 [宝安腔] hen2 [沙头角腔] hen2 [梅县腔] hen2 hien2 [东莞腔] hen2 [客语拼音字汇] fin2 h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痕 | 戸恩 | 匣 | 痕 | 平聲 | 元 | 開口一等 | 臻 | 痕 | ɣən | ghon/h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