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把

dāo bà [ dao ba]
注音 ㄉㄠ ㄅㄚˋ

词语释义

刀把,刀把儿,刀把子,刀靶儿 dāobà,dāobàr,dāobàzi,dāobǎr

(1) 刀、剑的柄

handle of a knife;hilt of a knife

(2) 比喻把柄

handle;things that may be used against sb.

(3) 比喻权柄

刀把子攥在他手里,穷人上哪里说理去
military power

词语解释

  1. 亦作“ 刀靶 ”。亦作“ 刀欛 ”。刀的把手。

    汉 班固 《与窦宪笺》:“令赐 固 刀把曰:‘此大将军少小时所服。’”《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右手四指拢定了刀靶,大拇指按住了刀子的掩心。” 赵树理 《三里湾》十五:“整个的上滩,像一把菜刀,那一带地就像刀把。”

  2. 比喻把柄。

    清 李渔 《比目鱼·征利》:“见他莫把威严吓,乡民易惊怕。骗得状词来,杀人有刀欛。”《红楼梦》第六八回:“谁知越使钱,越叫人拿住刀靶儿,越发来讹。”

  3. 比喻权柄。参见“ 刀把子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刀靶”。亦作“刀欛”。

⒉ 刀的把手。

汉班固《与窦宪笺》:“令赐固刀把曰:‘此大将军少小时所服。’”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右手四指拢定了刀靶,大拇指按住了刀子的掩心。”
赵树理《三里湾》十五:“整个的上滩,像一把菜刀,那一带地就像刀把。”

⒊ 比喻把柄。

清李渔《比目鱼·征利》:“见他莫把威严吓,乡民易惊怕。骗得状词来,杀人有刀欛。”
《红楼梦》第六八回:“谁知越使钱,越叫人拿住刀靶儿,越发来讹。”

⒋ 比喻权柄。参见“刀把子”。

刀把的网络释义

刀把

  • 刀把,指刀、剑的柄。比喻把柄。语出汉 班固 《与窦宪笺》:“令赐 固 刀把曰:‘此大将军少小时所服。’”
  • 刀把造句

    面对不共戴天的敌人,他恨不得一刀把他杀了。
    刀式折页用刀把纸推过一对向内旋转的滚轴而把纸屈折的方法。参阅栅栏式折页。
    我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对你下手。我要拿刀把你切成一块一块,看着你露出鲜红的肉,然后张大嘴巴狠狠咬上一口,再一口。哇!这西瓜真甜!
    在清洗前,先用牙签、发卡、针等尖锐物把头发钩出来,或用剪刀把上面的头发剪掉。
    一听有人问价,杨志急忙转过身来,不曾想,手里的刀把子,一下子撞在了美人瓶的瓶口上。
    现在闯江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不是为了玩命,想要靠刀把子吃饭的,还是趁早加入山贼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好了。
    王清也有意显露一下自己的手艺,他见马德义怀中抱着一口双刀,刀把上还系着红绿绸缨。
    佘老太君的这把龙廿可是重二十余斤,能把它举起来,也可以看出佘老太君的身手,这一杖头锤在田刀把子身上,再怎么着也得躺个十天半个月的。
    用水果刀把西瓜切开,立马露出了鲜嫩的果肉,红色的果肉上还有许多黑瓜子,像一只只小蝌蚪在红色的果肉里睡觉,红色的果肉流出红色的果汁。
    青面兽杨志几曾受过这样的鸟气,一只手几乎将刀把子攥出水来,当下脸色一变,沉声道“洒家拼刀赢了,已经顶了那个打碎了的美人瓶了,尊驾还是请便吧!”。
    高粱一般长得比人高,大人们右手手持镰刀把高粱穗儿勾过来,左手握住高粱穗儿下面一尺左右的位置,再拿镰刀斜角往下砍,成熟的高粱穗儿就砍下来了。
    邵萍哼着歌,拿着那封厚厚的信走进宿舍,舒舒服服的倚靠在床头,小心翼翼的用小剪刀把信封启开,然后展读。
    是用长长的剪刀把蛇头给剪成俩伴好可怕。
    然后用刮刀把墙纸从墙上弄下来。
    可是人们不由分说,还是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还用马刀把所有的布袋都砍破了,把车子也劈掉了。
    嗯,有一件是我会做的,那就是,我会尽量忍,尽量忍,直到哪天晚上再也忍无可忍,那时我就会偷偷摸进仇人家里,用刀把他和他的家人剁死在睡梦中,或者用枪崩了他们。
    小武卒按住来回咣当的刀把子满不在乎地哼了哼,哪凉快去哪呆着,鞋、帽丢失小事不要烦我。
    一理发员将顾客的脑袋按在水龙头上狠劲地给他洗头。顾客痛得难受,便道:"外面有人吗?""干什么呀?""如果没人,你就用剃刀把我宰了算了。"。
    也可先用剪刀把长发一剪,然后用电动剃须刀一剃,就可以了。
    了一声,急忙站起身往那汉子脸上望去,入眼便见到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布满赤须,锃亮的熟铜刀把子上插着草标,颤颤巍巍随着春风轻摇。

    汉字详情

    dāo [dao]
    部首: 207
    笔画: 2
    五笔: VNT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H
    四角: 1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量词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如:我买了两刀

    英文翻译

    knife; old coin; mea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ou1
    ◎ 客家话:[陆丰腔] do1 [客英字典] dau1 do1 [台湾四县腔] do1 dau1 [梅县腔] dau1 [海陆丰腔] do1 dau1 [客语拼音字汇] dau1 do1 [宝安腔] dau1 [沙头角腔] dau1 [东莞腔] dau1
    ◎ 潮州话:do1 (to)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勞平聲開口一等tautɑu
    bǎ,bà [ba]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C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AU
    四角: 57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如:把脉

    名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

    介词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2
    ◎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 潮州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愽下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prax/pea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