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兵

dāo bīng [ dao bing]
注音 ㄉㄠ ㄅ一ㄥ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刀兵 dāobīng

(1) 武器

动刀兵
weapons;arms

(2) 借指战争

刀兵之灾
war;fighting

词语解释

  1. 泛指兵器。

    《史记·刺客列传》:“ 襄子 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 豫让 ,内持刀兵,曰:‘为 智伯 报仇。’”《后汉书·列女传·庞淯母》:“ 娥 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讎家。”

  2. 指战事。

    唐 杨巨源 《失题》诗:“山河空道路,蕃 汉 共刀兵。”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三折:“可将十五城与我为寿,免两国之刀兵。” 清 杜濬 《悲哉行赠余子生生》:“悲哉 余生 ,遭世之乱,不在于刀兵水火,而在于斯人之喜怒哀乐皆失其正而倒用其情。” 丁玲 《母亲》四:“刀兵也许有的。五姑妈,说不定那些话应验了,不是说要赶走 满清 么,要打也总往京里去。”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兵器。

《史记·刺客列传》:“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为智伯报仇。’”
《后汉书·列女传·庞淯母》:“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讎家。”

⒉ 指战事。

唐杨巨源《失题》诗:“山河空道路,蕃汉共刀兵。”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可将十五城与我为寿,免两国之刀兵。”
清杜濬《悲哉行赠余子生生》:“悲哉余生,遭世之乱,不在于刀兵水火,而在于斯人之喜怒哀乐皆失其正而倒用其情。”
丁玲《母亲》四:“刀兵也许有的。五姑妈,说不定那些话应验了,不是说要赶走满清么,要打也总往京里去。”

刀兵的国语词典

兵器。

刀兵的网络释义

刀兵

  • 刀兵是古代的一个重要的兵种,以刀为主战武器。刀兵手持的刀种类很多,有单手刀、双手刀、双刀。单手刀可装备盾牌,使刀兵能对弓箭、弩矢有一定免疫作用;双手刀威力较大,近身时可砍断对方长矛等长兵器的木杆。刀兵的克星是重骑兵,即使是训练有素的长刀方阵,面对敌精锐骑兵的猛烈冲击,也是凶多吉少的。
  • 刀兵造句

    事情有些不大对头,可能会起刀兵。
    很多国民初步储蓄刀兵和机票,枕戈待旦,随时筹备声援东北战局。
    重装长刀民兵是比普通长刀兵更优秀的英国守备部队。
    我今日救你并非他故,而是有一天,我要你李世民死在我的刀兵之下,大唐江山怕是要改换门庭了。
    此人——,决非一般盗寇!他曾经说过,陈国将会变天,现在袁术大军进犯国境,不正是刀兵之灾,变天之兆!这个人就象一个谜团,让骆俊猜不透,看不真切。
    看到她穿着制服时,库尔德同胞告诉她,所有人都为她自豪,更为她有勇气与敌人刀兵相见感到震撼和开心。
    一场干戈万事空,百万铁甲成画饼;统御天下英雄梦,从此不再看刀兵!一身一剑荡中天,千古豪杰谁在先?卿在云霄莫轻舞,我以冷眼看苍寰!风凌天下 
    启奏吾皇,当以和为主,轻启起刀兵,导致生民涂炭的。
    天若有灵,当五雷以击贼顶,使其立毙与现场,以慰无辜受难之军民,此贼为害日久,如不剿除,他日再掀刀兵,受害之众更多,各国家人民将受更大损失。
    当第三曲的长枪兵们刚与叟族藤甲兵接战的时候,前方第一曲、第二曲的朴刀兵们早已陷入了苦战。
    雍正初年,容美土司与桑植土司连年刀兵相见。
    此时姚、封二人正与黑袍王者拼命,情势并不乐观,一见到鬼王转回杀向黑袍王者,当下大喜,精神倍增,手中刀兵,更加疯狂凌厉。
    只见那些大佛在那里微笑着看着世人,只是此刻的世间,刀兵连连,民生凋敝,来往的人们大都没有啥好心情。
    我公明哥哥,背离盟约,与贵教刀兵互见,实因时势变化,不得不尔,亦是出于保全贵教之道。
    佣兵团的使者上前述说了来意,他们并不想与德费斯刀兵相见,虽然这个借口亡灵都不会相信,可是这位使者却睁着眼睛说瞎话。
    日前妖星四出,上天垂象,而西方太白之下彗星径天,无不显示天下将要刀兵动荡,归于一统。
    张翠山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暗道少林和尚倒也不会乘人之危占人便宜,心里好感增加了一些,说道我无需刀兵,以双手即刻。
    我军训练有素,刚开始多以小阵对抗贼散兵游勇,双盾在前,双矛在后,单盾单刀兵从侧后掩护。
    近有刀兵之劫,如肯入会,即可过此关劫,超度众生。
    我楚国不愿刀兵相见,乃是为民生而计,父皇仁德无双,深恐刀兵一起万民涂炭,却不是畏了你梁国兵锋。

    汉字详情

    dāo [dao]
    部首: 207
    笔画: 2
    五笔: VNT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H
    四角: 1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量词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如:我买了两刀

    英文翻译

    knife; old coin; mea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ou1
    ◎ 客家话:[陆丰腔] do1 [客英字典] dau1 do1 [台湾四县腔] do1 dau1 [梅县腔] dau1 [海陆丰腔] do1 dau1 [客语拼音字汇] dau1 do1 [宝安腔] dau1 [沙头角腔] dau1 [东莞腔] dau1
    ◎ 潮州话:do1 (to)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勞平聲開口一等tautɑu
    bīng [bing]
    部首: 201
    笔画: 7
    五笔: RG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C
    四角: 72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4)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

    (5)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6) 士卒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7)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8)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9)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10) 用兵策略,战略

    故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11) 牌戏名

    (12) 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3) 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动词

    (1)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3) 伤害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4)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英文翻译

    soldier,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n1 [客英字典] bin1 [海陆丰腔] bin1 [梅县腔] bin1 [陆丰腔]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宝安腔] bin1 [沙头角腔] bin1 [东莞腔] bi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明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p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