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靥裘
繁体
鳧靨裘
注音
ㄈㄨˊ 一ㄝˋ ㄑ一ㄡˊ
词语释义
凫,泛指野鸭;靥,颊部;裘,皮衣。是用野鸭面部两颊附近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词语解释
用野鸭头上的毛织成的毛织品。
《红楼梦》第四九回:“只见 宝琴 披着鳧靨裘,站在那里笑。”
引证解释
⒈ 用野鸭头上的毛织成的毛织品。
引《红楼梦》第四九回:“只见宝琴披着鳧靨裘,站在那里笑。”
凫靥裘的网络释义
凫靥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动物名。俗名野鸭 。鸟纲,雁鸭目,雁鸭科。体长60余厘米,喙宽而扁平且短,除繁殖期外,都过群集生活
凫,水鸭也。——《广韵》
(2) 另一说凫是“家鸭”
(3) 又如:凫雏(幼凫);凫雁(野鸭与大雁);凫胫(野鸭的小腿)
动词
浮游;泅水 。如:凫水(泅水);凫泛(浮游)
英文翻译
wild duck, teal; swim
方言集汇
◎ 粤语:fu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面,厌声。本义:面颊上的微涡)
(2) 同本义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红楼梦》
(3) 又如:酒靥;笑靥;靥脯(颊边的酒窝)
(4) 妇女面颊上所涂的妆饰 。如:靥钿(古代妇女面颊上涂点的饰物)
英文翻译
dimples
方言集汇
◎ 粤语:jip6
◎ 潮州话:iab4 (iap) 「澄海」iag4
◎ 潮州话:iab4 (iap) 「澄海」iag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2) 同本义
裘,皮衣也。——《说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白虎通·衣裳》
掌为大裘——《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
世以为裘者。——《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礼记·学记》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裘葛之遗。——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狐裘;裘氏(周礼官名。制皮衣的工匠);裘冕(上古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
(4) 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
动词
(1) 假借为“求”。求取
熊罴是裘。——《诗·小雅·大东》
(2) 穿上皮衣 。如:裘马(坐马车,穿裘衣。比喻权贵的豪华生活);裘马轻肥(衣轻裘,乘肥马。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
英文翻译
fur garments;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2 [梅县腔]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陆丰腔] kiu3 [宝安腔] kiu2 [客语拼音字汇] ki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2 [梅县腔]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陆丰腔] kiu3 [宝安腔] kiu2 [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