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减缓
(1) 速度变慢;程度减轻
减缓的国语词典
减低、缓和。
如:「在他极力斡旋调解下,双方的冲突终于减缓下来。」
减缓的网络释义
减缓
反义词
减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2) 同本义
减,渻也。——《说文》
减,少也。——《广雅》
减,尽也。——《管子·宙合》
谮始既减。——《韩诗·巧言》。传:“少也。”
克减侯宣多。——《左传·文公十七年》
太仆减谷食。——《汉书·元帝纪》
为减舆从。——清· 张廷玉《明史》
增减要语。——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今昔而减。——清· 洪亮吉《治平篇》
减一分则喜。——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减算(减少税收;减少年寿);减膳(吃素或减少菜肴);减了口里的(减少饮食)
(4) 不足;不到;少于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世说新语》
(5) 诛,杀
减二卿。——《史记·赵世家》
(6) 降低;减轻
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轻也。”
(7) 又如:减流(从轻流放罪犯);减等(减轻刑罚的等级;从轻判刑;减低等级);减降(减轻降低);减汰(削减淘汰)
(8) 节约,节省,俭约 。如:减妆(亦作“减装”。妇女盛梳妆用品和首饰的匣子);减勒(从简);减样(简易的);减约(俭省节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梅县腔] gam3
◎ 潮州话:giam2 【澄海】giang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爰( )声。本义:宽松;宽大)(2) 同本义 。如:缓带(放宽衣带。从容自在的样子);缓服(宽松的服装。对戎装而言);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3)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缓缓(缓慢的样子。同徐徐);缓步代车(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同安步当车);缓辔而行(信马由缰地慢走)
(5) 柔软 。如:缓土(柔软而松散的土壤);缓歌慢舞(悠柔美妙的歌声和舞步)
(6) 不陡 。如:缓坡
(7) 软弱;柔弱 。如:缓箭(去势微弱之箭);缓声(柔缓的音乐和歌声)
动词
(1) 延期,延迟
今夫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战国策·卫策》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又如:缓死(宽缓减免死刑;延长寿命);缓召(军事用语。应受动员召集或临时召集的后备军人以及国民兵,因故延缓征召的,称为缓召);缓决(法律名词,对已宣判死刑的犯人,依据特定的状况,于一定时期内暂缓处决)
(3) 下垂 。如:缓耳(缓弛下垂之耳)
(4) 苏醒,复活 。如:缓气;缓醒
(5) 怠慢 。如:缓怠(缓慢松懈;拖延怠忽);缓留(缓慢迟钝)
(6) 刑法等宽宏、宽恕 。如:缓决(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缓狱(宽缓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