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汉

kuàng hàn [ kuang han]
繁体 況漢
注音 ㄎㄨㄤˋ ㄏㄢˋ

词语释义

方言。称哥哥。

词语解释

  1. 方言。称哥哥。

    章炳麟 《新方言·释亲属》:“ 徽州 黟县 称兄为况汉。”

引证解释

⒈ 方言。称哥哥。

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徽州黟县称兄为况汉。”

况汉的网络释义

况汉

  • 况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ànɡ hàn,是方言。称哥哥。
  • 汉字详情

    kuàng [kuang]
    部首: 204
    笔画: 7
    五笔: UKQ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MRHU
    四角: 36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2) 同本义

    況,寒水也。——《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

    (3) 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

    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

    客有问雁山游况者,聊以塞责,不足观也。—— 韩愈《雁山杂记》

    (4) 又如:况味(境况情味。有时专指境遇);闲况;状况;实况;战况;情况;盛况

    (5) 兄 。如:况老(方言。称哥哥);况汉(方言。称哥哥)

    (6) 姓

    动词

    (1) 比拟,比喻

    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入不能复为鬼,明矣。——王充《论衡》

    (2) 又如:每下愈况

    (3) 光顾;访问

    足下不远千里,来况齐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 通“贶”。赐予

    成(盛)名况乎诸侯。——《荀子》

    北面拜况。——《礼记·聘礼》

    亦无况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况使臣以大礼。——《国语·鲁语下》

    (5) 又如:况施

    连词

    (1)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何况”、“况且”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况流俗乎。(流俗:指一般人,世俗之人。)——清· 刘开《问说》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草野,与“朝廷”相对,借指民间。闻,这里应读“ wèn”,声名,声誉)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3) 又如:况乃(何况;况且)

    〈副〉,更加

    仆夫况瘁。——《诗·小雅·出车》

    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国语·晋语》

    又如:况瘁(益加劳瘁、憔悴);况复(更加)

    英文翻译

    condition, situation; furthermor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3
    ◎ 客家话:[宝安腔] kong3 [客英字典] kwong3 kong5 [东莞腔] kong5 [梅县腔] kwong3 [陆丰腔] kong5 [海陆丰腔] kong3 [台湾四县腔] kong3 [沙头角腔] kong3
    ◎ 潮州话:kuang3 (khù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訪陽合去聲合口三等xĭwaŋhyangh/xvanq
    hàn [han]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C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E
    四角: 37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 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3)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4)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5)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6)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7)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8)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 。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9) 汉族人 。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10) 男子的俗称 。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11) 国名

    (12) (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13) (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14)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15)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英文翻译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