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

zài zhě [ zai zhe]
注音 ㄗㄞˋ ㄓㄜˇ
词性 连词

词语释义

再者 zàizhě

(1) 除了前面提列过的以外

furthermore

(2) 另外;此外

besides

词语解释

  1. 另外,此外。表示有所补充。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等我找了你老的女孩儿来,你老自己告诉他罢。再者,二叔在这里,也该叫他出来见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这字号里面,你也是个东家,所以我不烦别人,要烦你去。再者,这份寿礼也与前不同。” 巴金 《沉默集·知识阶级》:“再者,我告诉你……你若敢再和她跳舞,我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引证解释

⒈ 另外,此外。表示有所补充。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等我找了你老的女孩儿来,你老自己告诉他罢。再者,二叔在这里,也该叫他出来见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这字号里面,你也是个东家,所以我不烦别人,要烦你去。再者,这份寿礼也与前不同。”
巴金《沉默集·知识阶级》:“再者,我告诉你……你若敢再和她跳舞,我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再者的国语词典

表示另一个原因或事项。

再者的网络释义

再者

  • 再者,读音zài zhě,汉语词语,另外,此外。
  • 再者的翻译

    英语: moreover, besides
    德语: außerdem, darüber hinaus
    法语: d'ailleurs, puis, en outre

    再者造句

    再者说,皇上下嫁公主于忠臣良将,乃历朝安邦定国之举,旁人的非议从何而说?依我之见,还是咱们向杨家提亲为是。
    不要给老夫戴高帽子,我也只是奉命行事,主要还是汉王殿下来的及时再者说了,唐大人的才智,肯定能游刃有余的!
    再者这孩子这般小,就知道心疼大人,将来必能兴家立业,至于青儿,女孩家,将来是别人家的人,知道做活过日子就行。
    再者,季高若不奉诏,不但对不住皇上的天恩厚泽,恐怕会招来不测之祸。
    再者说了,咱干这一行咱心里踏实,脚踏实地正儿巴经做人,有啥不好了?当然,人是穷了点儿。
    再者,楚家老头昨夜苦嘱了楚南山一番,林寒风本性不受羁绊,年少轻狂,做事胆大妄为,最忌两面三刀之人。
    再者,我苏某在临安城可是有口皆碑,拾金不昧,与朋友交而有信,重情义,讲信用。
    再者,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更会增强这种愉悦感,于是自然法的第三法则就是人类有自发的结合倾向。
    再者,“丟枪门”的男主角许江,以及同事、发贴人的沉默,让“处女膜”更显得孤形单影。再者造句。
    再者老网友都对“龙的传人”这个名字有了感情,称呼起来如“龙坛”、“传人”都有一种亲切感。
    再者,通过几天来的接触观察,她已对林错的人品极为肯定,完全不相信他会是鸡鸣狗盗之辈,这才出言作保。
    周左使离教已有多日,堂主十分不快,再者天蚕琴与摧心琴谱是堂主挚爱之物,是以堂主吩咐手下务必完好无损的请周左使带宝物回去。
    再者,研发支出会加强员工分红入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转到文科就不一样了,首先再也不用担心理化生的困扰,会考结束后直接拿起打火机,哪里不会点哪里,再者文科的数学也简单点,考高分相对容易。
    再者说了,他们被中国文化迷住,前后的转变是一次性的,很难让人相信洋人被中国文化征服以后,痴迷的程度持续稳定加深,以至于买中国的衬衫越来越多,一发而不可收拾。
    陈明无奈一笑,这种事还是不要勉强,再者说来日方长嘛,死缠烂打不是他的个性。
    再者,生命的始点,确实是从精卵结合的一刻就开始的。
    再者,民间有许多烧烫伤后创面处理的“土方法”,如创面外涂獾油、草木灰,甚至是某些中药制剂。
    再者,昆曲折子戏往往不是对传奇剧作的原样搬演,而是对原作的加工与改造。
    再者,慢性前列腺炎包括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

    汉字详情

    zài [zai]
    部首: 216
    笔画: 6
    五笔: GM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B
    四角: 10447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小篆:从一,冓( 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2) 同本义

    再,一举而二也。——《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

    再刺再宥再赦。——《周礼·司刺》

    樊缨十有再就。——《周礼·巾车》

    酒肉之赐弗再拜。——《礼记·玉藻》

    过言不再。——《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再则曰老大帝国。——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再录一堂(复审一次);再速(再请);再二(第二次,再次);再之(第二次,第三次);再眠(指蚕第二次蜕皮时的不食不动状态)

    (4) 两次

    女工再税。——《盐铁论·本议》

    击赵者再。——宋· 苏洵《六国论》

    日再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再夺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至再三。——清· 方苞《狱中杂记》

    副词

    (1) 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

    她不敢再看一看那大庙。——叶紫《星》

    (2) 又如:再试一次;拿来再商量;再议;再思(再度思考);再聘(再度婚娶);再阐(再度显扬)

    (3) 重,重新

    勿复再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再火令药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再眺山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寰再上疏。——《明史》

    (4) 又如:再计(重新谋划);再审(重新审查)

    (5) 更,更加 ——表示程度

    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茅盾《雷雨前》

    (6) 又如:再高点儿;再多点儿

    (7) 另,另外 。如:再吃一点菜;再创新纪录;再行(另外进行某项活动)

    (8) 与否定词配合使用,强调情况的普遍性

    进了门,找周嫂子,再找不着。——《红楼梦》

    (9) 用于让步句,常同“也”、“都”配合使用,有“即使多么”、“不管怎样”的意思

    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赶车传》

    (10)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也”

    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怄的人难受。——《红楼梦》

    (11) 表示两种行为或情状并举、并存、相当于“且…且”、“又…又”

    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全唐文纪事》

    英文翻译

    again, twice, re-

    方言集汇

    ◎ 粤语:zo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i5 [海陆丰腔] zai5 [梅县腔] zai5 [东莞腔] zai5 [客语拼音字汇] zai4 [台湾四县腔] zai5 [沙头角腔] zai5 [宝安腔] zai5 [陆丰腔] zai5
    ◎ 潮州话:z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作代去聲開口一等tsɒicaih/zoy
    zhě [zhe]
    部首: 418
    笔画: 8
    五笔: FTJF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KA
    四角: 44600

    详细解释

    代词

    (1)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 同本义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 王衍《醉妆词》

    (3)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4)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5)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指代事或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7)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

    助词

    (1) 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

    (2)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3)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语气助词,表提顿。)——《列子·汤问》

    中有鲁人 冯三保者,精技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4) 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5) 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老子》

    (6) 表示祈使语气

    琴童接下马者!——《西厢记》

    (7) 表示商榷

    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 周之文致,用 夏之忠者。——《汉书》

    (8) 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

    (9) “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形容词

    (1) 轻狂

    一时甜如蜜,一时辣如椒,没定准的冤家也,看你者到何时了?——明· 冯梦龙《桂枝儿·者妓》

    (2) 虚假,不老实

    今以称人之不老实者曰“者”。——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水浒传》

    (3) 通“诸”( zhū)。众多

    相总要者官谋士。——《管子·君臣上》

    天下遇,者监和。——《管子·五行》

    者生无易由言。——《盐铁论·散不足》

    名词

    假借,借口

    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者着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了你和我哩!——《西游记》

    英文翻译

    that which; he who; those who

    方言集汇

    ◎ 粤语:ze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3 [宝安腔] za3 [台湾四县腔] za3 [客英字典] zha3 [海陆丰腔] zha3 [陆丰腔] zha3 [东莞腔] za3 [梅县腔] zha3 [客语拼音字汇] za3
    ◎ 潮州话:z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也麻三開上聲開口三等tɕĭacjax/tj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