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两倍,双倍。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散有时积,糴有时领……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
指再加一倍。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引证解释
⒈ 两倍,双倍。
引汉袁康《越绝书·计倪内经》:“散有时积,糴有时领……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
⒉ 指再加一倍。
引宋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再倍的网络释义
再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小篆:从一,冓(
)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2) 同本义
再,一举而二也。——《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
再刺再宥再赦。——《周礼·司刺》
樊缨十有再就。——《周礼·巾车》
酒肉之赐弗再拜。——《礼记·玉藻》
过言不再。——《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再则曰老大帝国。——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再录一堂(复审一次);再速(再请);再二(第二次,再次);再之(第二次,第三次);再眠(指蚕第二次蜕皮时的不食不动状态)
(4) 两次
女工再税。——《盐铁论·本议》
击赵者再。——宋· 苏洵《六国论》
日再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再夺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至再三。——清· 方苞《狱中杂记》
副词
(1) 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
她不敢再看一看那大庙。——叶紫《星》
(2) 又如:再试一次;拿来再商量;再议;再思(再度思考);再聘(再度婚娶);再阐(再度显扬)
(3) 重,重新
勿复再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再火令药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再眺山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寰再上疏。——《明史》
(4) 又如:再计(重新谋划);再审(重新审查)
(5) 更,更加 ——表示程度
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茅盾《雷雨前》
(6) 又如:再高点儿;再多点儿
(7) 另,另外 。如:再吃一点菜;再创新纪录;再行(另外进行某项活动)
(8) 与否定词配合使用,强调情况的普遍性
进了门,找周嫂子,再找不着。——《红楼梦》
(9) 用于让步句,常同“也”、“都”配合使用,有“即使多么”、“不管怎样”的意思
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赶车传》
(10)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也”
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怄的人难受。——《红楼梦》
(11) 表示两种行为或情状并举、并存、相当于“且…且”、“又…又”
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全唐文纪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i5 [海陆丰腔] zai5 [梅县腔] zai5 [东莞腔] zai5 [客语拼音字汇] zai4 [台湾四县腔] zai5 [沙头角腔] zai5 [宝安腔] zai5 [陆丰腔] zai5
◎ 潮州话:z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載 | 作代 | 精 | 咍 | 去聲 | 隊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tsɒi | caih/zoy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
)声。本义:通“背”。反;背向)(2) 同本义
倍,反也。——《说文》
倍正南方。——《周髀算经下》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传》
(3) 背弃;背叛。后作“背”
无倍畔之心。——《汉书·贾谊传》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荀子·大略》
而民不倍。——《礼记·大学》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倍畔(同背叛);倍上(背叛尊上)
(5) 通“背”。违反;违背
倍本弃事而安怠傲。——《墨子·非儒》
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大臣者,危主也。——《管子·任法》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6) 又如:倍言(违背信约);倍时(违时,错过时机);倍情(违背情实)
(7) 加倍,照原数等加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晁错《论贵粟疏》
(8) 又如:倍日(一天时间当两天用);倍半(超出一倍和仅有其半。谓一多一少,差距甚大);倍多(成倍增加)
(9) 通“背”。背诵
郑注:“倍文曰讽”。——《周礼·大司乐》
读书倍文,功力兼人。——韩信《韩滂墓志铭》
(10) 又如:倍文(背诵书文);倍讽(背诵);倍读(背诵)
量词
(1) 倍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五倍;三的五倍是十五;倍百(百倍);倍差(一倍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i5 pui5 [海陆丰腔] poi6 pui6 [客语拼音字汇] pi4 poi4 pui4 [台湾四县腔] pi5 [客英字典] pui5 pi5 poi5 [东莞腔] pui3 [沙头角腔] pui5 [宝安腔] pu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倍 | 薄亥 | 並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bʰɒi | baix/b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