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钞
繁体
冀鈔
注音
ㄐ一ˋ ㄔㄠ
词语释义
1.亦称"冀南币"。 2.1939年10月抗日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流通于晋﹑冀﹑鲁、豫边区。1948年5月后成为华北解放区本位币﹐同年底停止发行。
词语解释
亦称“ 冀南币 ”。1939年10月抗 日 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流通于 晋 、 冀 、 鲁 、 豫 边区。1948年5月后成为 华北 解放区本位币,同年底停止发行。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冀南币”。1939年10月抗日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流通于晋、冀、鲁、豫边区。1948年5月后成为华北解放区本位币,同年底停止发行。
冀钞的网络释义
冀钞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北,异(
)声。本义:冀州。古九州之一)(2) 同本义
冀,北方州也。——《说文》
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 直隶山西、 河南各府州, 淮南地形,正中 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 冀方。——《书·五子之歌》。 孔传:“ 陶唐帝 尧氏,都 冀州,统天下四方。”
(3) 古代国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
(4) 河北省的简称
英文翻译
hope for; wish; Hebei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kei3
◎ 客家话:[陆丰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海陆丰腔] gi1 gi3 [梅县腔]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gi3 ki3 [东莞腔] gi5
◎ 潮州话:gi6 (kĩ)
◎ 客家话:[陆丰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海陆丰腔] gi1 gi3 [梅县腔]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gi3 ki3 [东莞腔] gi5
◎ 潮州话:gi6 (kĩ)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冀 | 几利 | 見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kiih/kyh | k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掠取;抢掠。后作“抄”
钞,叉取也。从金,少声。——《说文》。俗字作抄。
遮取谓之抄掠。——《通俗文》
攻钞郡县。——《后汉书·公孙瓒传》
(2) 又如:钞掠(劫掠骚扰;劫夺他人财物)
(3) 誊写。也作“抄”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明史·张溥传》
(4) 又如:钞白(抄录的公文副本);钞胥(担任誊录钞写工作的小吏。也作“抄胥”)
名词
(1) 纸币名。现在称纸币为钞票,简称钞
递制交钞,与钱并用。——《金史·食货志三》
(2) 又如:外钞(外国的钞票);冥钞(迷信人给死人烧的假钞票,有些地方叫纸钱)
(3) 泛指钱 。如:破钞(请客送礼破费钱);钱钞(旧时泛指钱)
(4) 文学作品等经过选录而成的集子 。如:《北堂书钞》、《章太炎文钞》
(5) 姓
英文翻译
paper money, bank notes; copy
方言集汇
◎ 粤语:caau1
◎ 潮州话:cau1
◎ 潮州话:ca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