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

jì zhōu [ ji zhou]
注音 ㄐ一ˋ ㄓㄡ

词语释义

冀州 Jìzhōu

(1) 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和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Ji prefecture

词语解释

  1. 古九州之一。

    《尔雅·释地》:“两 河 间曰 冀州 。” 郭璞 注:“自东 河 至西 河 。”《书·禹贡》:“ 冀州 ,既载 壶口 。” 蔡沉 集传:“ 冀州 ,帝都之地,三面距 河 : 兗 , 河 之西; 雍 , 河 之东; 豫 , 河 之北。《周礼·职方》:‘ 河 内曰 冀州 ’是也。”

  2. 指今 陕西 和 山西 间 黄河 以东, 河南 和 山西 间 黄河 以北, 山东 西北和 河北 东南部地区。

  3. 自 汉 至 清 行政区划名。

    汉武帝 时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大致为 河北省 中南部, 山东省 西端和 河南省 北端。后代辖境渐小,治所亦迁移不一。

  4. 古代称中原地区。

    《楚辞·九歌·云中君》:“览 冀州 兮有餘,横四海兮焉穷?”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二·女皇氏》:“然后四极正, 冀州 寧。” 罗苹 注:“中国摠谓之 冀州 。”

引证解释

⒈ 古九州之一。

《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
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
《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
蔡沉集传:“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 :兗,河之西; 雍,河之东; 豫,河之北。 《周礼·职方》:‘ 河内曰冀州 ’是也。”

⒉ 指今陕西和山西间黄河以东, 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 山东西北和河北东南部地区。

⒊ 自汉至清行政区划名。 汉武帝时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大致为河北省中南部, 山东省西端和河南省北端。后代辖境渐小,治所亦迁移不一。

⒋ 古代称中原地区。

《楚辞·九歌·云中君》:“览冀州兮有餘,横四海兮焉穷?”
宋罗泌《路史·后纪二·女皇氏》:“然后四极正, 冀州寧。”
罗苹注:“中国摠谓之冀州。”

冀州的国语词典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山西两省,及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 地。

冀州的翻译

英语: Jishou county level city in Hengshui
德语: Präfektur Ji (China)​ (S, Gesch)​

冀州造句

于是冀州境内都知道苏章是个刚正无私的人,对其敬畏有加。
季观辛苦了,想不到这群冀州骑兵居然如此耐战,真真把我等拖到了未时。
冀州乃九州之首,地广人稠,物产富饶,乃大汉之赋税根本。
冀州和豫州既已收入囊中,构筑九州攸同的天下体系也就指日可待了。
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
原来这胡昭曾去冀州躲灾过,可惜他早看出了袁绍此人难成大事,好谋无断,嫉贤妒能,于是便不鸟袁绍的登门请贤,逃回老家了。
而冀州太守,乃是清流派士人王芬,儒弱无能,能议论时事,却无法领兵平叛。
苏定方冀州武邑人,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十五岁随父征战,先登陷阵,攻无不克,是刘黑闼心腹高雅贤的养子,率领着汉东军最精锐的攻城军。
最让大家惊骇的是,据说黄巾军仅一部人马,而且人数还远少于官兵,居然在冀州四郡人马的重围中重创官兵,打得汉军丢盔弃甲,狼奔豕突而逃,丢进了大汉帝国的颜面。
小说中,费仲替纣王遍寻天下美女,怂恿纣王下旨让冀州侯苏护将女儿苏妲己送往朝歌。
乃引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
崔宏字玄伯,少有奇才,号称“冀州神童”
数年之后,待孟德养得兵强马壮,粮草无忧,便可以引军北伐,尽占冀州幽州。
公孙瓒虽疏犷,武才?猛,超然自逸,矜其威诈,但纵是再强,又如何犯得我冀州?
曹操定冀州、征乌桓时,刘表不敢听从刘备的建议乘机去袭击曹操的后盘,致使曹操避免了两面作战之忧,在客观上为曹操取得北方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听说冀州的人都欲依附袁绍,为何你独与他们不同,难道是迷而知返吗?
内中有位诸侯,乃冀州侯,姓苏名护,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哪里知道奔竞夤缘;平昔见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执法处分,不少假借,故此二人俱未曾送有礼物。
尔等本是冀州子民,竟助纣为虐,论罪当诛,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若尔等发下毒誓,改邪归正,便可留尔一命,与吾等一同讨贼安民。
冀州八郡雨雹,大伤秋稼,下书深自咎责。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03
笔画: 16
五笔: UXL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PWTC
四角: 12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北,异( )声。本义:冀州。古九州之一)

(2) 同本义

冀,北方州也。——《说文》

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 直隶山西、 河南各府州, 淮南地形,正中 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 冀方。——《书·五子之歌》。 孔传:“ 陶唐帝 尧氏,都 冀州,统天下四方。”

(3) 古代国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

(4) 河北省的简称

英文翻译

hope for; wish; Hebei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kei3
◎ 客家话:[陆丰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海陆丰腔] gi1 gi3 [梅县腔]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gi3 ki3 [东莞腔] gi5
◎ 潮州话:gi6 (kĩ)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几利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iih/kyhki
zhōu [zhou]
部首: 108
笔画: 6
五笔: YTY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LIL
四角: 32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2) 同本义。后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3)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4)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 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6)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7)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8) 周代国名

(9)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10)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11) 姓

英文翻译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梅县腔] zhu1 zhi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客英字典] zhiu1 [海陆丰腔] zhiu1 [沙头角腔] zu1 [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东莞腔] zi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流平聲開口三等cju/tjoutɕ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