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左传·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 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
指游牧地区。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 冀 北。”
引证解释
⒈ 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引《左传·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南齐书·王融传》:“秦西冀北,实多骏驥。”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
⒉ 指游牧地区。
引明夏完淳《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冀北。”
冀北的国语词典
地名。指古代冀州的北部,今河北省之地。产良马。
冀北的网络释义
冀北
冀北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北,异(
)声。本义:冀州。古九州之一)(2) 同本义
冀,北方州也。——《说文》
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 直隶山西、 河南各府州, 淮南地形,正中 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 冀方。——《书·五子之歌》。 孔传:“ 陶唐帝 尧氏,都 冀州,统天下四方。”
(3) 古代国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
(4) 河北省的简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海陆丰腔] gi1 gi3 [梅县腔]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gi3 ki3 [东莞腔] gi5
◎ 潮州话:gi6 (kĩ)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冀 | 几利 | 見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kiih/kyh | k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动词
(1) 败北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et7 [海陆丰腔] bet7 [梅县腔] bet7 [东莞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陆丰腔]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台湾四县腔] bet7 [宝安腔] bet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北 | 博墨 | 幫 | 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一等 | 曾 | 登 | pək | p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