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

jì běi [ ji bei]
注音 ㄐ一ˋ ㄅㄟˇ

词语释义

1.地名。指古代冀州的北部,今河北省之地。产良马。 2.比喻人才聚集之地。 3.游牧地区。

词语解释

  1. 《左传·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 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

  2. 指游牧地区。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 冀 北。”

引证解释

⒈ 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左传·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南齐书·王融传》:“秦西冀北,实多骏驥。”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

⒉ 指游牧地区。

明夏完淳《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冀北。”

冀北的国语词典

地名。指古代冀州的北部,今河北省之地。产良马。

冀北的网络释义

冀北

  • 冀北【解释】1.《左传·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 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 冀北造句

    冀北厅不仅是冀北省人民代表议论国家大事的场所,而且历来作为国家级对外会谈的贵宾休息厅,因此在人大会堂中被誉为“国门第一厅”。
    冲积物孢粉研究表明,晚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是影响冀北山地植被演变的主要因素。
    我看见你凝血于心,炼化铸成,千丈战刀拉开茫茫疆域;我看见你化金刚心,琉璃目,举目开阖,射穿这浓浓雾障;我看见你登山之巅海之角,将这巍巍大地,浩浩雄关,燃烧在冀北青鸟携风带火的双翼里。天下归元。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冀北高原栗钙土农田主要作物耗水特性及其倒茬效应。
    在冀西、冀北飞播造林取得了好的效果冀南山区气候、立地条件与冀西、冀北部都有差别,对飞播造林能否成功争论很大。
    冀北东坪金矿是赋存于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内的新类型金矿床。
    战国中期,简化圈点纹在冀北和辽西地区的动物纹牌饰中彻底消失。
    通过对丰宁小坝子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技术的效果分析,提出了冀北接坝地区植被恢复技术。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03
    笔画: 16
    五笔: UXL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PWTC
    四角: 12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北,异( )声。本义:冀州。古九州之一)

    (2) 同本义

    冀,北方州也。——《说文》

    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 直隶山西、 河南各府州, 淮南地形,正中 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 冀方。——《书·五子之歌》。 孔传:“ 陶唐帝 尧氏,都 冀州,统天下四方。”

    (3) 古代国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

    (4) 河北省的简称

    英文翻译

    hope for; wish; Hebei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kei3
    ◎ 客家话:[陆丰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海陆丰腔] gi1 gi3 [梅县腔]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gi3 ki3 [东莞腔] gi5
    ◎ 潮州话:gi6 (kĩ)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几利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iih/kyhki
    běi [bei]
    部首: 203
    笔画: 5
    五笔: UX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MP
    四角: 121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动词

    (1) 败北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英文翻译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1 ba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et7 [海陆丰腔] bet7 [梅县腔] bet7 [东莞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陆丰腔]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台湾四县腔] bet7 [宝安腔] bet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墨德開入聲開口一等pəkp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