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关钥 ”。锁匙。
《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方,方尚必为关籥守之。”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关籥即管钥。”《西京杂记》卷六:“復入一户,石扉,有关钥。”《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城有巨窟,严以关钥。”
比喻控制,约束。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 弱冠知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邓玄茂 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何晏 、 邓颺 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
犹关键。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故下云‘诚中形外’,‘心广体胖’,皆以明夫意为心身之关钥。”参见“ 关键 ”。
引证解释
亦作“关钥 ”。锁匙。
《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方,方尚必为关籥守之。” 孙诒让间诂引苏时学曰:“关籥即管钥。”《西京杂记》卷六:“復入一户,石扉,有关钥。”《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城有巨窟,严以关钥。”
比喻控制,约束。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弱冠知名” 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 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何晏 、 邓颺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
犹关键。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故下云‘诚中形外’,‘心广体胖’,皆以明夫意为心身之关钥。”参见“ 关键 ”。
关籥的网络释义
关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丱(
)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2) 门闩。闩门的横木
关,以木横持门户也。——《说文》
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 赢于众人广坐之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关牡(门闩。也叫门牡);关楗(关闭门户用的横木或木闩);关龠(门上横木。用来闩门)
(4) 关口,隘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关石(关口征赋所用的量器名);关令(守关口的官吏。即关尹);关梁(关口和桥梁)
(6) 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关目(剧本或故事的情节。引申为演出);关捩(机关);关煞(旧时星象家称所谓命里注定的灾难);关捩子(机关;机轴)
(8) 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肾者,胃之关也。——《素问·水热穴论》
(9) 又如:三关(即耳、眼、口);四关(即耳、眼、口、鼻);关元(人体经穴名之一。在脐下三寸处);关窍(人体的孔穴;诀窍,窍门)
(10) 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昔者文王之治 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验关;结关;关栈(税关所设置用来供未经通关的货物积存的仓库。也叫保税仓库)
(12) 古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互相质询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清· 方苞《狱中杂记》
(13) 又如:关牒(公文);关报(用文书通知;禀报);关白(禀报;通告);关文札牒(古时官府颁行的文书或通行证件)
动词
(1) 合拢,闭门
关,闭也。——《方言十二》
关,界上之门也。——《周礼·司关》注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春色满园关不住。——叶绍翁《游园不值》
(2) 又如:关门吃饭(比喻一心一意过日子);关门落闩(比喻到了顶峰,极限)
(3) 引申为幽禁、禁闭 。如:关在牢里;关押
(4) 通“贯”。贯通,贯穿
见轮人以其杖关毂而转輠者。——《礼记·杂记下》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汉书·司马迁传》
大臣括发关械、裸躬受笞。——《汉书·王嘉传》
《春秋》五经,义相关穿。——汉· 王充《论衡·程材》
(5) 又如:关穿(关联贯穿);关通(贯通,沟通);关合(贯通;吻合)
(6) 牵连,涉及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
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岂可因私枉法。——《红楼梦》
(7) 又如:关天(关系于天命);关着(牵涉;别着,带着);关接(接触);关风(涉及风趣,有味)
(8) 闭掉,切断电源使中断 。如:关收音机
(9) 暂停营业或终止营业日 。如:镇上已关了好几家店铺
(10) 支领,领取
三军尽关了粮赏。——《水浒》第五十五回
(11) 又如:关领(支取,领取);关请(领取);关支(领取;支出,发放);关发(颁发;发放);关饷(发薪金);关给(发放,供给)
(12) 关心 。如:关应(关顾照应);关意(放在心上);关思(留心思考);关念(关心挂念)
(13) 通“弯”。引弓
越人关弓而射之。——《孟子·告子下》
豹则关矣。——《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假借为“龠”。古管乐器
左手执籥。——《诗·邶风·简兮》
籥舞笙鼓。——《诗·小雅·宾之初筵》
苇籥,伊耆氏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管籥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迟衡山把籥、翟交与这些孩子。——《儒林外史》
(2) 又如:籥舞(文舞。吹籥而舞,舞时依照籥声为节拍);籥师(古官名)
(3) 鼓风吹火的竹器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老子》。吴澄注:“橐籥,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子内者,籥也。”
(4) 通“钥”。锁钥
启籥见书。——《书·金滕》
诸城门吏,各入请籥,开门已,辄复上籥。——《墨子》
(5) 又如:籥牡(锁闩;锁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ok7 [客英字典] jok7 [海陆丰腔] rok7 [梅县腔] jok7 jok8 [沙头角腔] jo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藥 | 以灼 | 以 | 藥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ŋɑt | j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