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

gōng guǎn [ gong guan]
繁体 公館
注音 ㄍㄨㄥ ㄍㄨ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公馆 gōng guǎn

1.  诸侯的宫室。

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礼·杂记上》《注》:“公馆,君之舍也。”
residence of a rich or important person;

2.  古时公家所建造的馆舍。

《礼》曰:公馆复,私馆不复。——《礼·曾子问》《疏》:“谓公家所造之馆。”

3.  大官或富家的住所。

以孝昌三年十月廿日薨于长安之公馆。——《北魏·元暐墓志》
张公馆。

词语解释

  1. 诸侯的宫室或离宫别馆。

    《礼记·杂记上》:“大夫次於公馆以终丧。” 郑玄 注:“公馆,公宫之舍也。” 孔颖达 疏:“公馆,君之舍也。”《礼记·杂记上》:“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 郑玄 注:“公所为,君所作离宫别馆也。”《孔子家语·贤君》:“ 齐景公 来适 鲁 ,舍於公馆。”

  2. 泛指仕宦寓所或公家所造的馆舍。

    《礼记·曾子问》:“《礼》曰:公馆復,私馆不復。” 郑玄 注:“公馆,若今县官宫也。” 孔颖达 疏:“公馆谓公家所造之馆,与公所为者与及也,谓公之所使为命停舍之处。”《北史·黎景熙传》:“自 魏 及 周 ,公馆不立,臣虽愚瞽,犹知其非。” 唐 高适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诗:“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鑣。”

  3. 指官僚富人的住宅。

    《老残游记》第三回:“只见那公馆门口站了一个瘦长脸的人。” 沙汀 《丁跛公》:“但那坐在公馆门口的奶母告诉他说,团总已经上衙门搓早麻将去了。”

引证解释

⒈ 诸侯的宫室或离宫别馆。

《礼记·杂记上》:“大夫次於公馆以终丧。”
郑玄注:“公馆,公宫之舍也。”
孔颖达疏:“公馆,君之舍也。”
《礼记·杂记上》:“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
郑玄注:“公所为,君所作离宫别馆也。”
《孔子家语·贤君》:“齐景公来适鲁,舍於公馆。”

⒉ 泛指仕宦寓所或公家所造的馆舍。

《礼记·曾子问》:“《礼》曰:公馆復,私馆不復。”
郑玄注:“公馆,若今县官宫也。”
孔颖达疏:“公馆谓公家所造之馆,与公所为者与及也,谓公之所使为命停舍之处。”
《北史·黎景熙传》:“自魏及周,公馆不立,臣虽愚瞽,犹知其非。”
唐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诗:“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鑣。”

⒊ 指官僚富人的住宅。

《老残游记》第三回:“只见那公馆门口站了一个瘦长脸的人。”
沙汀《丁跛公》:“但那坐在公馆门口的奶母告诉他说,团总已经上衙门搓早麻将去了。”

公馆的国语词典

古代公家所造的馆舍。

公馆的网络释义

公馆 (住所餐馆)

  • 公馆(Mansion)最常用指的是诸侯的离宫别馆或宫室,古时公家所建造的馆舍,也指大官或富家的住所。现在意指住所餐馆,如上海的思南公馆。
  • 上海现在仍有五大公馆并存:白公馆,孔公馆,汤公馆,杜公馆,黄公馆。如今变成闻名遐迩的景点。
  • 公馆造句

    教务长的患病在他的公馆和毗邻的藏书室以外的一些地方,引起了不少思想上的骚动。
    蒋介石用舌头抵假齿抵了很久都抵不到位,装做摸下巴,用手帮着安正了,道“我听洁如说,在杨家山公馆的几天,曾有两个陌生女人去到她室内,这又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晚上,杜公馆赌局大开,杜月笙和张啸林正在牌桌上呼卢喝雉,忽然电话铃声骤响。
    到了清末,岳公馆被其子孙卖与川汉铁路总公司,于是这里成为辛亥年间四川保路运动的中心。
    而对于远洋万和公馆项目来说,该项目的地理位置也具备一定的稀缺性,因此目前其售价也随大势回升。
    响亮的铃声叮叮当当传遍了阴森的大公馆。
    马车又适时地到达董贝先生的公馆;在图书室里又响起七嘴八舌的一片声音。
    参观渣滓洞、白公馆这些人间地狱,使我们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多条高速公路受台风影响,受灾较重的有南宁至钦州、钦州至北海、南宁至友谊关。
    位于台北市公馆台电大楼对面的“大世纪戏院”也已歇业,将改建为豪宅“基泰台大”,每坪开价约一百六十万元新台币,本月就要动工。
    世纪城国际公馆香榭里位于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区南部东莞大道旁,南城规划的“五大区域”所围合的圆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
    三女知道他已回来,什么都不管不顾了,第一时间驱车赶到懿德公馆。
    田禾卢浮公馆以法国浪漫之都巴黎生活为规划蓝本,精琢法式艺术建筑,将巴黎塞纳河岸的生活格调融入东莞运河沿岸的休闲景观带,适合刚需置业者居家生活。
    世纪城国际公馆香榭里位于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区南部东莞大道旁,南城规划的“五大区域”所围合的圆心地带,地理优势明显。
    公馆的仆人都胁肩累足地迎候在大门口。
    他是北京大公馆的总经理,张海伦。
    白色的敞篷兰博基尼,一直开到了懿德公馆小区门口。
    代薇以本人不舒适为由从魏公馆分开,分开后她去了南京站。
    重回李公馆的小菲,虽然深信自己对人生价值的取向,却身不由己地卷到情欲的旋涡之中。
    战事结束,杜月笙回到辣斐德路的杜公馆,躺在大烟间里,一榻横陈,整个人像散了架,似乎再也提不起精神。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201
    笔画: 4
    五笔: W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I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 同本义

    公,平分也。——《说文》

    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无私谓之公。——《贾子·道术》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公气(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质朴);公洁(公正廉洁);公慎(公正谨慎);公诚(公正诚实)

    (4) 共,共同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清· 黄宗羲《原君》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公患(共同的忧患,共同的祸患);公拟(共同拟定);公律(公认的规律)

    (6) 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汉之为 汉,凡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公中(公众;大伙儿;公家;公有的。引申为谁也不管的);公揖(向众人所作的一个揖礼);公本(公众的奏本);公欲(公众的欲望);公饯(公众举行的饯行宴)

    (8) 属于国际间的问题 。如:公海;公元;公尺,公里

    (9) 雄的,雄性的 。如:公畜

    名词

    (1) 朝廷;国家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

    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公上(朝廷;官家);公币(国家铸造的货币);公壤(国家公有土地);公宪(国法)

    (3) 君王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公邑(国君的直辖地);公王(君王);公府(君主之府;官府);公寝(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公庙(指国君诸侯之庙)

    (5) 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被(借作“披”,穿)之僮僮(通“童童,光洁的样子),夙夜在公。——《诗·召南·采蘩》

    矇瞍奏公。——《诗·大雅·灵台》

    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

    实维尔公允师。——《诗·周颂·酌》

    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 偃( 子游名, 武城宰)之室也。——《论语·雍也》

    (6) 又如:公人(旧时衙门里的差役);公事人(犯人);公见(公务繁忙)

    (7) 古爵位名

    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公羊传》

    尔公尔侯,逸豫(快乐)无期。——《诗·小雅·白驹》

    (8) 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光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大傅、大师,历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汉书·孔光传》

    (9) 又如:公卿(泛指朝廷中的高官);公族(诸侯的同族,王公的子孙);公徒(诸侯的步兵);公令(诸侯的命令);公孙(诸侯之孙)

    (10) 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方言》六

    赵中大夫 白公。——《汉书·沟洫志》

    游诸公。——《汉书·田叔传》

    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张公;许孟公;公母(方言。指大爷大娘老两口);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修德属于个人,不得代替)

    (12) 通“翁”。父。又丈夫的父亲

    宋人嫁子,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淮南子·汜论》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 又如:公姥(指公婆;指岳父);公姑(丈夫的父母,亦称“公婆”)

    (14) 长本人两辈的男性亲属 。如:外公;舅公

    (15) 通“功”。劳绩,功绩

    当此之时,诸侯莫能以德,而争于公利,故以权相倾。——《盐铁论·轻重》

    寿张侯以公德加位特进。—— 汉《中常侍骑都尉樊——安碑》

    (16) 又如:无公(没有功劳);肤公(微小的功绩)?

    动词

    公布,让众人知道 。如:公之于世;公之世人

    副词

    (1) 公然;公开地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公然抢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公讨(公开揭露声讨);公言(公开谈论;公众的言论);公取(谓公然夺取他人财物)

    英文翻译

    fair, equitable; public; duk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梅县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台湾四县腔] gung1 [沙头角腔] gung1 [宝安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 潮州话:g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ngkuŋ
    guǎn [guan]
    部首: 328
    笔画: 11
    五笔: QNP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VJRR
    四角: 23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2) 同本义

    馆,客舍也。——《说文》

    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周礼·遗人》

    适子之馆兮。——《诗·郑风·缁衣》

    于豳斯馆。——《诗·大雅·公刘》

    晋师三日馆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公子围聘于 郑,…将入馆。——《左传·昭公元年》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又如:馆人(负责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馆客(接待宾客,安置于馆舍);馆驿(馆舍驿站)

    (4) 房舍华丽的。官署、学塾、书房、商坊、展览处所等都可命名为馆

    公馆复。——《礼记·曾子问》。注:“若今县官舍也。”

    及蒩馆。——《周礼·司巫》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梁启超《谭嗣同传》

    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此指塾师教书之处)。——《儒林外史》

    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馆地(学馆;教书工作);建馆;馆伴(在使馆里接待陪伴外国使节,亦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馆伴使(亦称“伴使”。接待陪同外国使节的官员);茶馆;饭馆;酒馆;咖啡馆;理发馆;照相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

    动词

    住,住宿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元年》

    英文翻译

    public buil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u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