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阁

rù gé [ ru ge]
繁体 入閣
注音 ㄖㄨˋ ㄍㄜˊ

词语释义

明代罢宰相之名,仿宋置殿阁大学士,以阁在宫内,谓之内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称为入阁预机务。省称"入阁"。清代因之,唯入阁办事的,专属大学士,而以尚书为协办。

词语解释

  1. 明 代罢宰相之名,仿 宋 置殿阁大学士,以阁在宫内,谓之内阁。大学士入直 文渊阁 ,称为入阁预机务。省称“入阁”。

    清 代因之,唯入阁办事的,专属大学士,而以尚书为协办。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寡人即位以来,见他正色立朝,敢言直諫,真是个社稷之臣,目下就要取他入阁。”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内阁》:“ 成化 弘治 多由侍郎陞尚书,若先陞尚书,则无入阁之命。” 吴晗 《况钟和周忱》:“ 明成祖 在打到 南京 ,作了皇帝以后,任命七个官员替他管理机密事务,叫作‘入阁’,后来叫作‘拜相’。”

引证解释

⒈ 明代罢宰相之名,仿宋置殿阁大学士,以阁在宫内,谓之内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称为入阁预机务。省称“入阁”。 清代因之,唯入阁办事的,专属大学士,而以尚书为协办。

清李渔《玉搔头·呼嵩》:“寡人即位以来,见他正色立朝,敢言直諫,真是个社稷之臣,目下就要取他入阁。”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内阁》:“成化弘治多由侍郎陞尚书,若先陞尚书,则无入阁之命。”
吴晗《况钟和周忱》:“明成祖在打到南京,作了皇帝以后,任命七个官员替他管理机密事务,叫作‘入阁’,后来叫作‘拜相’。”

入阁的国语词典

旧制,大学士赴内阁参预机密,称为「入阁」。

如:「王委员表现良好,被选入阁的机率很高。」

入阁的网络释义

入阁

  • 明清称以殿阁大学士身份进入内阁办事而为宰辅者。明朝永乐(1403-1424)初年创设内阁,当时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
  • 入阁造句

    首次入阁,出任桥本龙太郎内阁厚生相。
    一日入阁,久不坐,群臣候立紫宸门外,有耆年衰病者,几将顿仆。
    这些理由都让人难以相信希拉里能够入阁。
    如阁下欲取得正式报价以作外汇合约买卖,请先登入阁下的外汇交易网上账户。
    进入翰林院,才有入阁拜相的可能;其他进士可以担任地方官、六部官员或监察官;举人出身就只能从教谕等低品级的小官做起。
    极右翼的“真正芬兰人”组织民族主义分子力图入阁。
    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
    此基金报价乃每周更新,如欲查询最新报价,请登入阁下之退休金帐户。
    日本最重要的外交任务,将落在新任外务大臣冈田克也的身上,冈田克也过去担任经济产业省幕僚,这是他第一次入阁。
    奥巴马一拿下总统宝座后就做出一个最为出格的抉择,就是让希拉里克林顿入阁当国务卿。
    马华“不入阁”仅限大选后委任者。
    自从他们家父子俩前后被延揽入阁后,蓝田生玉的美名便在乡里流传开来。
    扳楼入阁,浑如野鸟栖巢;逐浪随波,一似游鱼翻浪。
    车驾屡幸贵第,醉酣弥留,又闻屏左右独入阁内,此万世一时,机不可失。
    如欲查询现有的会员积分,请登入阁下的商务网上书店会员帐户。

    汉字详情

    [ru]
    部首: 222
    笔画: 2
    五笔: T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H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名词

    (1) 收入,进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英文翻译

    enter, come in(to), jo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p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p8 [宝安腔] ngip8 [梅县腔] ngip8 [陆丰腔] gnip8 [客语拼音字汇] ngib6 [东莞腔] ngip8 [沙头角腔] gnip8 [台湾四县腔] ngip8 [海陆丰腔] ng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nʑĭĕpnjip/rip
    [ge]
    部首: 321
    笔画: 9
    五笔: UT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SHER
    四角: 37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2) 门限

    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说文》

    高其闬阁。——《左传》。

    所以止扉谓之阁。——《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

    (3)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阁中(楼阁之中);亭台楼阁;阁仔(小木板屋);阁束(束之高阁);阁室(阁道中的小室);阁馆(楼阁馆舍);阁殿(楼阁官殿)

    (5) 藏书的地方

    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汉书·扬雄传》

    (6) 又如:汉时有“天禄阁”、“石渠阁”,清时有“文津阁”、“文汇阁。”或指供佛的地方。如:文渊阁;佛香阁;阁斋(书楼);阁本(帝王秘阁所藏的书籍、法帖等)

    (7) 架空的栈道。用木板架筑在山岩绝险处的道路

    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战国策·齐策》

    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魏延传》

    (8) 又如:阁梁(阁道的横梁);阁路(栈道)

    (9) 官署名。内阁的简称

    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组阁;入阁;阁老(大学士及翰林学士入阁办事的大臣);阁抄(中央政府的公报);阁学(内阁学士)

    (11) 搁置食物等的橱柜 。如:阁儿(酒阁子。酒店中隔成的客座小房间)

    (12) 特指女子的卧房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出阁

    动词

    (1) 通“搁”。放置,搁置

    险绝之处,傍凿山崖而施版梁为阁。——《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崔浩

    (2) 又如:阁笔(停笔。同搁笔);阁压(搁置积压)

    英文翻译

    chamber, pavilion; cabinet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 潮州话:goh4

    宋本广韵

    入阁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