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

rù fú [ ru fu]
注音 ㄖㄨˋ ㄈㄨˊ

词语释义

入伏 rùfú

(1) 进入伏天

beginning of the hottest part of the summer

词语解释

  1. 进入伏天;伏天开始。如:入伏以来,车站服务人员在母婴候车室里添放了热水瓶和水壶,保证旅客饮水。详“ 三伏 ”。

引证解释

⒈ 进入伏天;伏天开始。详“三伏”。

如:入伏以来,车站服务人员在母婴候车室里添放了热水瓶和水壶,保证旅客饮水。

入伏的国语词典

进入伏天。伏天即夏天。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

入伏的网络释义

入伏

  •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今年(2018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7日(庚辰),第二个庚日是7月7日(庚寅),第三个庚日是7月17日(庚子),所以2018年从7月17日开始入伏,初伏从7月17日~7月26日共10天,中伏为7月27日~8月15日共20天,末伏8月16日~8月25日共10天。今年三伏历时40天。
  • 入伏造句

    此外,入伏以后,雨水集中,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
    玻璃杯中倒入伏特加、金酒、朗姆和橙味利口酒,加冰。用果汁倒满整杯,再点上一些蜜瓜利口酒。
    伏兽门一开口就招收五百名弟子,灵根不限,择优选取;并且承诺,只要拜入伏兽门,就算是外门弟子,每人也会奖赏一只一阶灵兽。
    可是这节气正值初伏前后,而一般在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又称为“伏汛”。
    李坏误入伏羲洞,获得灵兽三腿变异蛤蟆,八卦太极秘籍。
    昨天,申城忽晴忽雨,雨水伴着升温,空气热烘烘潮呼呼的,仿佛回到了入伏前的“黄梅天”。
    当第一束阳光出现在大地上时,派出去的前沿侦察兵传回话来说白匪骑兵已经出城,很快便会进入伏击阵地。
    如果时孟雄真是他们解决掉的,那这些人绝对不是易与之辈,不会派两个一眼就能看出破绽的人来引我们入伏。
    其实不然,只要人为地改善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条件,创造适宜的环境,就可使蛋鸡不歇伏,在入伏后炎热天气继续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
    由于在这节气里正值初伏,一般入伏后,会有暴雨形成洪水,又称为“伏汛”。
    已经进入伏天为了宝宝有一个更加安逸的午睡,请为宝宝准备凉席周一带来。
    不用了,在你告诉我有预感会被袭击的时候我就猜到了会是谁,主动入伏也只是为了确定猜测而已。
    入伏后,天气炎热,养殖场蛋鸡陆续进入“歇伏”期,产蛋量减少,鸡蛋价格将会小幅上升。
    虽然现在还没有入伏,但是程志超身处的环境却依旧让他大汗淋漓。
    上周经过几场阵雨的浇洗,使进入伏天的兰州并未出现酷热等极端天气,反而是一虹飞跨黄河的景致为金城这个夏天平添了几分妖娆。
    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称为“伏汛”。
    入伏不吃凉,能够让人更有效发汗、排泄,不把汗毛孔缩下来,往内敛,这是一件好事。
    后有汉奸带路,鬼子出动一个小队百余人,扫入伏地岭,竟无一生还。
    在一个人神同在的大地,天道君从一个人间剑侠,因坠入伏地圣人的天象八门阵中,机缘巧合的得到武圣人的内丹修成了地仙,制服祸乱人间的“八大地仙”。
    我游击队员,埋伏在路旁的草丛中,引而不发,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

    汉字详情

    [ru]
    部首: 222
    笔画: 2
    五笔: T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H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名词

    (1) 收入,进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英文翻译

    enter, come in(to), jo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p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p8 [宝安腔] ngip8 [梅县腔] ngip8 [陆丰腔] gnip8 [客语拼音字汇] ngib6 [东莞腔] ngip8 [沙头角腔] gnip8 [台湾四县腔] ngip8 [海陆丰腔] ng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nʑĭĕpnjip/rip
    [fu]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K
    四角: 2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 同本义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4)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5)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

    (6) 潜藏;埋伏

    伏,藏也。——《广雅》

    福兮祸所伏。——《老子》

    物莫伏于蠱。——《国语·晋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入武关, 秦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

    (8)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许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明· 贾仲名《对玉梳》

    (9)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

    (10) 通“服”。佩服,信服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 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

    (11)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12) 低下去 。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

    (13) 降伏,制伏 。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

    (14) 通“服”。从事

    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陆机《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一首》

    (15)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

    (16) 通“服”。保持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名词

    (1)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3)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4) 居处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英文翻译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方言集汇

    ◎ 粤语:buk6 f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k8 b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g6 pug6 [沙头角腔] fuk8 puk8 [陆丰腔] fuk7 [梅县腔]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8 buk8 [客英字典] fuk8 [宝安腔] fuk8 | puk8 [东莞腔] f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扶富去聲開口三等bʰĭəubiuh/b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