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宽广貌。引申指文章恣肆汪洋,不拘一体。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有所欿于 徐 庾 ,而深悼北人之效法者,失其軼丽,而祗党莽不就报章,欲因素功以为绚乎?”
引证解释
⒈ 宽广貌。引申指文章恣肆汪洋,不拘一体。
引章炳麟《与人论文书》:“有所欿于徐庾,而深悼北人之效法者,失其軼丽,而祗党莽不就报章,欲因素功以为绚乎?”
党莽的网络释义
党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2) 不鲜明
黨,不鲜也。——《说文》
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蒋礼鸿《义府续貂》
(3) 美,善,正直。后作“谠”
党,善也;美也。——《广雅》
元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荀子》
动词
(1) 知晓,解悟
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荀子》
(2) 偏私,偏袒
子党于师人。——《韩非子·外储》
群而不党。——《论语》。孔注:“助也。”
(3) 又
吾闻君子不党。孔注:“相助匿曰党。”
(4) 结伙
性贪而狠,党豺为虐。——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名词
(1) 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
五族为党。——《周礼·大司徒》。注:“百家,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
君实乡州藏焉。——《管子·山权数》。注:“三千五百家为党,此非周制。”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资治通鉴》
(2) 又如:党人(同一乡里的人);党正(周代所设地方组织的长官)
(3) 朋辈。指意气相投的人
辨说得其党。——《礼记·仲尼燕居》。注:“类也。”
睦于父母之党。——《礼记·坊记》。注:“犹亲也。”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韩愈《山石》
(4) 又如:党友(指志道相近、立场相似的人);党援(指与自己同道而给予援助的人)
(5) 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
无偏无党。——《书·洪范》。注:“朋党。”
各于其党。——《论语·里仁》
惟党人之偷乐兮。——《楚辞·离骚》
使其党入索财物。——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死党;余党(未消灭尽的党羽);党恶(结党作恶)
(7) 政党 。如:共产党;共和党;国民党;工人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黨 | 多朗 | 端 | 唐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tangx/tank | dʰɑ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2) 草丛
莽,草也。——《小尔雅》
暴骨如莽。——《左传·哀公元年》
在野曰草芒之臣。——《孟子》
罗千乘于林莽。——《汉书·扬雄传》
地饶广荐草莽水泉。——《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
伏戎于莽。——《易·同人》
(3) 又如:莽林(泛指草木密集连绵而不能通过的森林;专指热带雨林);莽渺(深远而渺茫的样子);莽草(一种有毒植物,又称“水莽草”)
(4) 草
食莽饮水,枕块而死。——《淮南子》
(5) 姓
形容词
(1) 茂密;盛多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也指众多的样子)
(3) 无涯际的样子
莽,大也。——《小尔雅》
何以为之莽莽也。——《吕氏春秋·知接》。注:“长大貌。”
平原莽千里。——谭嗣同《出潼关渡河》
(4) 又如:莽沆(水广大的样子);莽泱(辽阔广远的样子);莽莽苍苍(无边无际);?
(5) 渺茫;迷茫 。如:莽眇(迷茫);莽莽漠漠(模模糊糊);莽卤(模糊不明);莽苍苍(迷茫)
(6) 粗疏;鲁莽 。如:莽莽广广(莽莽撞撞);莽壮(卤莽);莽卤(粗疏;马虎)
(7) 大;猛烈 。如:莽壮(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ng3 [东莞腔] mong3 [宝安腔] mong3 [陆丰腔] mang3 [梅县腔] mang3 [客语拼音字汇] m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姥 | 莫補 | 明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mu | mox/muu |